0  172339  172347  172353  172357  172363  172365  172369  172375  172377  172383  172389  172393  172395  172399  172405  172407  172413  172417  172419  172423  172425  172429  172431  172433  172434  172435  172437  172438  172439  172441  172443  172447  172449  172453  172455  172459  172465  172467  172473  172477  172479  172483  172489  172495  172497  172503  172507  172509  172515  172519  172525  172533  447090 

8. 将和1molB混合装入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A(固)+bB(气)cC(气)

达到化学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浓度为。若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将密闭容器容积变为原来的后,C的物质的量浓度为,且始终不变。则b、c关系是

A.          B.        

C.          D.

试题详情

7.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

B. 氨水中加入明矾溶液:

C. 石墨做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

D. 氯气溶于水:

试题详情

6. “钴酞菁”分子(直径约为1)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关于“钴酞菁”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钴酞菁”分子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悬浊液

   B. “钴酞菁”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

   C. 在分散系中,“钴酞菁”分子的直径比Na+的直径小

   D. “钴酞菁”分子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试题详情

5. 下列有关安全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室内使用煤炉取暖时,为防止煤气中毒应确保煤充分燃烧和烟道通畅

  B. 氯气泄露时,应用蘸有肥皂水的湿毛巾捂住口鼻疏散到安全区域

  C. 家中发生天然气泄露时,应立即使用室内电话报警

  D. 家中做卫生保洁时,严禁漂白粉与浓盐酸混合使用,否则会产生有毒气体

试题详情

2007.5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16页,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120分)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e  56

试题详情

28.(14分)1991年美国的B,M,Trost首次提出了化学反应的原子经济性的概念。原子经济性可以用原子利用率来衡量。

原子利用率(%)=

KOH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KMnO4、K2CO3的生产。

  (1)某同学用KOH、CO2为原料,以提高原子利用率为原则,在实验室制取K2CO3固体。所设计的两套方案分别为:

     ①方案一:

      先配制KOH溶液,然后通过过量CO2,再经过蒸发结晶、灼烧得到K2CO3固体。在蒸发结晶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②方案二:

  第一步骤为:配制KOH溶液并将其等分于两烧杯中。

 第二步骤作为:向其中一烧杯中通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两溶液混合,再经蒸发结晶、灼烧便可得到K2CO3固体。

③试从原子经济性的角度评价上述实验方案。

                                 

  (2)工业上利用KOH和MnO2为原料制取KMnO4。主要生产过程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将MnO2和固体KOH粉碎,混合均匀,在空气中加热之熔化,并连续搅拌以制取K2MnO4;第二步为电解K2MnO4的浓溶液制取KMnO4

①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电解K2MnO4的浓溶液时,电解池中阴极的实验现象为        

③用KOH、MnO2等为原料制取K2MnO4过程中的原子利用率为     

试题详情

27.(16分)完成以胆矾为原料制取氧化铜固体实验,并用氧化铜和氯酸钾的混合物制氧气,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试回答:

  (1)向CuSO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将溶液和沉淀放入蒸发皿中加热,直至沉淀全部变黑,冷却后过滤。过滤时由于操作失误,造成滤液浑浊,但滤纸尚未破损。造成滤液浑浊的原因可能是    

  (3)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用于测量氯酸钾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的体积。

        ①用氧化桶和氯酸钾的混合物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CuO和KClO3的混合物平铺在试管底部,将量筒装满水倒扣在水槽中。后续操作的正确顺序是(用下列操作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代号回答)

                   。a.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

b.待有连续气泡产生时,将导气管出气端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量筒内

c.将导气管出气端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量筒内

d.使量筒内液面与水槽中液面持平,然后读数

e.停止加热,使试管冷却至室温(如图,导管出口高于液面)

③按正确操作及顺序完成实验后,测得的气体体积比理论值低,可能的原因是

                                     

  (4)请设计两种不加热制备氧气的实验方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物不得重复使用)。

                                         

试题详情

26.(15分)已知A、B、C、D为中学常见的气体单质,甲、乙、丙、丁为常见的化合物,甲的水溶液呈碱性。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

  (1)乙的名称为      ,丙转化丁的离子方程式为       

  (2)实验室可通过多种方法制备甲,用右图所示装置收集甲,下列关于制取及收集甲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气体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②实验室用丙一种药品可以制取甲

③右图的a为浸有稀H2SO4的棉花

 
D
A

起始时
30
30
0
2min末
21
27
6

 
④可用甲的浓溶液和生石灰为原料制取甲

  (3)在A转化为甲的过程中,有右图所示的数据

     (单位:mol/L)。在2min内A与D反应生成

甲的速度V(甲)=      ,2min末

A的转化率为           

  (4)工业上通常以甲为原料制备HNO3。硝酸工业尾气中的NO和NO2对环境有污染,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中NO与NO2按物质的量之比1:1被NaOH溶液吸收得到一种钠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试题详情

25.(15分)有机物A可用于配制水果香型香精,A-F可发生如下转化。B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B分子中含有2个甲基,D分子中烷基上的一氯取代物有3种;F能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试回答:

  (1)E中的官能团名称是     

2,4,6
 
  (2)D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a.氧化反应    b.加成反应    c.消去反应    d.酯化反应

  (3)A的结构简式为            ;C→F的化学方程式为       

  (4)写出水解时能生成正戊酸且分子中含有3个甲基的A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

                          

  (5)将B和C的混合物5mol放在足量O2中完全燃烧,生成CO2492.8L(标准状况)。则混合物中B的物质的量为      mol。

试题详情

12.常温下,向0.1mol/L的H2SO4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的Ba(OH)2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a~d溶液的pH:a<b<c<d

    B.a~d溶液的导电能力:a<b<c<d

    C.b处溶液的c(H+)与d处溶液的c(OH)相等

    D.c处溶液和d处溶液均呈碱性

2,4,6
 
 

第Ⅱ卷(非选择题 21-31题共11题 共180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