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72449  172457  172463  172467  172473  172475  172479  172485  172487  172493  172499  172503  172505  172509  172515  172517  172523  172527  172529  172533  172535  172539  172541  172543  172544  172545  172547  172548  172549  172551  172553  172557  172559  172563  172565  172569  172575  172577  172583  172587  172589  172593  172599  172605  172607  172613  172617  172619  172625  172629  172635  172643  447090 

1.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为了防止仲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在包装袋中常加入抗氧化物质,下列不属于抗氧化物质的是                      (   )

    A.生石灰        B.还原铁粉       C.亚硫酸钠       D.维生素C

试题详情

21.(10分)在一定量的石灰乳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发生反应的反应均为放热反应)。生成物中有三种含氯元素的离子,其中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曲线如图所示。已知,生成C1O3-离子的反应为:6Ca(OH)2+6C12   5CaC12+Ca(C1O3)2+6H2O。

试回答:

  (1)t2时,Ca(C1O)2与Ca(C1O3)2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mol,该石灰乳中含有的Ca(OH)2的质量是        g。

  (2)据分析,生成Ca(C1O3)2的反应是由温度升高引起的,通过氯气的速度不同,C1O-和C1O3-的比例也不同。若在原石灰乳中通入氯气的速度加快,则反应后    2(填“>”“<”或“=”);若=a,则n(C1-)=       mol(用含a的代数式来表示)。

试题详情

20.(11分)下图是部分化学常见的氧化物和单质的转化关系。其中。氧化物f是制造光导纤维的重要原料,氧化物c是一种具有磁性的黑色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单质C         氧化物d         

  (2)纯净的单质F在工业上的重要应用是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试题详情

19.(12分)氯及其化合物是中学化学中的重要研究对象。

  (1)写出实验室中制取氯气的离子方程式             

  (2)实验室也可以利用如下反应制取氯气:KC1O3+6HC1(浓)   KC1+3C12↑+3H2O。若制取标准状况下的6.72L氯气,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为     

  (3)某同学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氯气,进行氯气与铁反应的实验:取一根细铁丝                           ,然后立即伸入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为观察生成的氯化铁溶液的颜色,向反应后的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振荡,实际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为真正观察到氯化铁溶液的颜色,应向反应后的集气瓶中改加(填试剂名称)           

试题详情

18.(6分)某同学取一张铝箔,并用针刺一些小孔,然后取一药匙过氧化钠粉末,用铝箔包好,放入下图所示装置倒扣的漏斗中。

  (1)按顺序写出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反应结束后,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后将试管移出,靠近燃着的酒精灯,松开手指,观察到的现象是                        

试题详情

17.(10分)一般测定样品中成分含量的实验应重复2-3次。为了测定某氢氧化钠固体中混有的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Ⅰ.甲同学的方案如上图所示:

  (1)根据甲同学的实验装置图分析,在每次实验过程中所进行的称量操作至少要进行

           次;

  (2)甲同学重复测定了三次,得到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的数据存在较大的偏差,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填序号)。

A.装置内原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也被碱石灰吸收;

B.装置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被碱石灰吸收;

C.反应完成后,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没有全部被碱石灰吸收;

D.加入稀硫酸的量不足

Ⅱ.乙同学的方案是:从下图所提供的装置中选择实验装置,代替甲同学实验的B、C,通过测定放出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不考虑二氧化碳溶于水)来计算。

  (1)选择最简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2)产生的气体从装置⑤的          端进入。

Ⅲ.丙同学的方案是:称取样品mg,并溶解,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烘干、称量,得固体ng。

  (1)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用mn表示)     

  (2)Ca2+、Ba2+都可以使CO32-沉淀完全。乙同学能否使用氯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钡溶液?

为什么?                           

试题详情

16.(6分)实验室需要配制0.5mol·L-1的烧碱溶液500mL,根据溶液配制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除了托盘天平(带砝码)、药匙、量筒和玻璃棒外,还需要的其它玻璃仪器有:                

  (2)根据计算得知,所需NaOH固体的质量为           g;

  (3)配制溶液的过程中,有以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填代号)。

A.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纸片上称量;

B.在烧杯中溶解氢氧化钠固体后,立即将溶液倒入容量瓶中;

C.将溶解氢氧化钠的烧杯中用蒸馏水洗涤2-3次,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4)玻璃棒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有:①                     

                                

                                    

           

试题详情

15.在一定条件下,使CO和O2­的混合气体26g充分反应,所得混合物在常温下跟足量的Na2O2固体反应,结果固体增重14g,则原混合气体中O2和CO的质量比可能是(   )

    A.9:4            B.1:1            C.7:6            D.6:7

2,4,6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试题详情

14.在Fe2(SO4)3溶液中,加入ag铜,完全溶解后,再加bg铁,充分反应后得到cg残余固体,且a>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残余固体是铜和铁

    B.最后得到的溶液中一定含有Cu2+

    C.将残余固体加入到稀H2SO4中,有气泡产生

    D.最后得到的溶液中可能含有Fe3+

试题详情

13.某溶液含有①NO3-          ②HCO3- ③SO32-  ④CO32-   ⑤SO42- 等五种阴离子。向其中加入少量的Na2O2固体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   )

A.①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