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制备、研究新物质的手段和途径越来越多,、、、等已被发现。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与属于同素异形体 B.与属于同位素
C.的质量数为720g/mol D.离子中含有36个电子
4.下列措施一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A.升高温度 B.增大反应物的量
C.增大压强 D.使用催化剂
3.化学中常用类比的方法预测物质的性质,则下列各组类比中错误的是
A.由,推测:
B.由
推测:
C.由推测:
D.由
推测:
2.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常温常压下,14g氮气所含原子数为NA
B.在标准状况下,2.24L三氧化硫所含分子数为0.1 NA
C.在常温常压下,28g的一氧化碳和乙烯混合气体,所含分子数为NA
D.常温常压下,1mol甲基()所含的电子数为9NA
1.下列描述中不符合化学科学的是
A.“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中的“曾青”是指硫酸铜
B.“雨后彩虹”和“海市蜃楼”既是自然现象,又是光学现象,也与胶体的知识有关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泪”分别是纤维素和油脂
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水的能量高
27.煤的气化和液化是使煤变成清洁能源的有效途径。煤气化的主要反应是:,和的混合气体是合成多种有机物的原料气。下图是合成某些物质的路线。其中,D易溶于水,且与互为同分异构体,既能与银氨溶液反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F分子中的碳原子数是D的3倍:H经催化氧化可得到G。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E B ;E与H是否属于同系物: (填是或否)。
(2)D的同分异构体除外还有: ;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 ;
D与银氨溶液反应 。
(4)A为工业常用燃料。某同学将A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①产生沉淀的量W随通入二氧化碳(至过量)的体积V而变化,可用图像直观地表达。请在下边画出这一关系图像。
②若该同学实验时共取了200mL0.1mol/L的石灰水,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后,得到1g沉淀,那么,他通入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可能为 。
26.现有A、B、C、D、E、F、X、Y、Z和M等物质,它们均为纯净物,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下列转化:
其中:X、Y为常见双原子气体单质(X常温下为有色气体);B为常见金属单质,密度小,导电性较强;F为常见紫红色金属单质;C溶于强酸和强碱;E为由两种常见元素(按原子个数1∶1)组成的液体;A为黑色化合物。上述各步转化中只写出其中一种生成物,其它生成物没有写出(也有可能反应仅有一种生成物)。
试回答:
(1)写出化学式:D ,Z 。
(2)写出A→X的离子方程式和Y→C的化学方程式:
A→X: ; Y→C: 。
25.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共同设置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验证物质的性质。
(1)能用Ⅰ装置制取,用Ⅱ装置收集的气体(K2关闭,K1打开)(写出一种即可) ;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能用Ⅰ装置制取,不能用Ⅱ装置收集的气体(K2关闭,K1打开)(写出一种即可) ;若收集该气体,需对Ⅱ进行怎样的改进? 。
(2)利用Ⅰ、Ⅲ装置验证物质的性质(K2打开,K1关闭)。
已知浓与次氯酸钙能反应:。甲同学想证明氧化性:,则在A中加浓盐酸,B中加,C中加 ,观察到C中的现象是 ;
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有何不足? ,应怎样改进? ;
画出实验室中通常进行此操作的装置图: 。
乙同学利用此装置制取乙炔气体,将其通入C中验证性质。若C中装有酸性溶液,其现象为 ;若C中装有溴水,则乙炔与溴水反应的产物为(写结构简式) 。
24.(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判断正确的是 (填有关序号,选错倒扣分)。
A.用10mL量筒量取稀硫酸溶液8.0mL
B.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
C.新制氢氧化铜浊液(与醛反应):在试管中加2mL溶液,滴加5%溶液4-5滴
D.配制浓硫酸与酒精混合液时,将1体积的酒精倒入3体积的浓硫酸中
E.圆底烧瓶、锥形瓶、蒸发皿热时都应垫在石棉网上
F.实验室制取氯气等有毒气体时,必须在密闭体系或通风橱中进行
G.配制银氨溶液时,应把硝酸银溶液逐滴加入氨水中
H.用溴水除去乙烯中混有的二氧化硫气体
I.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2)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23.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
(1)在一定条件下,1molA最多能与 mol发生加成反应;
(2)在A的结构简式中,虚线框内的结构名称为 键;
(3)有机物A在稀硫酸中受热会水解成B和C,其中C具有酸性,则有机物B的结构简式为 。
(4)有机物C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酚类,同时又属于醛类的化合物有 种;有机物C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酚类,同时又属于酯类的化合物有 种。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