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630  1638  1644  1648  1654  1656  1660  1666  1668  1674  1680  1684  1686  1690  1696  1698  1704  1708  1710  1714  1716  1720  1722  1724  1725  1726  1728  1729  1730  1732  1734  1738  1740  1744  1746  1750  1756  1758  1764  1768  1770  1774  1780  1786  1788  1794  1798  1800  1806  1810  1816  1824  447090 

4、类比的思想:类比是依据两个对象之间存在着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推出它们存在其它相同或相似的属性的思维方法。例如对于同一主族的元素或处于对角线位置的元素,性质常常十分相似,运用类比思想,便可推出未学元素的一些性质。

试题详情

3、对比的思想:将不同物质从多角度进行对比,不仅有助于记忆,而且能体现二者的区别。在元素化合物中有一些元素化合物之间存在着相同点、不同点和相互联系,容易引起混淆,对于这些物质,可采用比较法,进行综合分析,一一进行对照比较分析,找出其共性和差异,以获得牢固、系统、准确的知识。例如液氯和氯水的比较、盐酸和氯化氢的比较、三大强酸的比较、Na2CO3与NaHCO3的比较、Na2O与Na2O2的比较。

试题详情

2、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想: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求异思维占主导地位,也有求同的成分,而且两者是密切结合的。在复习中,只有引导学生同中求异与异中求同的反复结合,才能培养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新奇性。例如对一类物质,我们可以先分析它们的通性,再去寻找某些个体的特性。

试题详情

1、分类的思想:分类思想就是根据研究对象本质属性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将其分成几个不同种类的一种科学思想。它既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想,又是一种重要的逻辑方法。分类的思想是学习中最常用也最有用的思想,它能将知识系统化,是寻找共性的基础。例如我们在前面就将中学无机化学涉及的物质分成了单质、氢化物、氧化物、酸、碱、盐六大类去研究。

试题详情

3、与生产生活实际结合

在复习中,应尽可能将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与生产、生活、环境、自然、能源等实际问题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到化学知识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学习化学知识不仅仅是为了应试,更重要的是具有实际的意义。同时,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六、渗透重要的化学思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试题详情

2、与计算结合

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时,将定性深化为定量是必不可少的,与计算结合,既巩固加深了对物质性质的理解和运用,又可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计算能力。例如ClO2、Cl2都是强氧化剂,都可以消毒杀菌,与同质量的Cl2相比,ClO2具有更高的消毒效率计算相同质量的ClO2消毒效率是Cl2的多少倍。又如在复习氮氧化物知识时,应穿插NO、NO2、O2、H2O反应的有关计算。

试题详情

1、与实验结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中除基本操作外,试剂保存、仪器洗涤、物质的制备、分离和提纯、检验、定量实验,特别是性质实验无不与元素化合物知识有关。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时,如果能结合一些典型实验进行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与实验结合结合时,要特别注意综合与创新。

实例1:在复习“Fe2+”和“Fe3+”的相互转化关系时,可设计如下两组实验:(1)向新制的FeCl2溶液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无明显变化,再向其中滴加氯水,观察现象;(2)取四支分别盛有FeCl3溶液的试管,再向其中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Fe粉,铜粉、KI溶液,观察产生的现象;并写出上述两组实验的有关反应方程式。通过上述实验,既复习了“Fe2+”和“Fe3+”的性质和相互转化关系,又复习了 “Fe2+”和“Fe3+”的检验。

实例2:使氯气依次通过湿的色布、浓硫酸、干燥的有色布条、FeCl3溶液、氢硫酸、KI 淀粉溶液和NaOH溶液,各有什么现象?指出NaOH溶液的3个作用,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这就把氯气的许多性质联系起来复习了。

实例3:对SO2气体的性质可通过下列实验进行――SO2通入哪种溶液中会出现下列现象:(A)使澄色溶液变为无色;(B)使棕黄色溶液变为无色;(C)使紫色溶液变为红色;(D)使红色溶液变为无色,但加热后又变为红色;(E)使无色溶液变为浅黄色沉淀;(F) 使无色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继续通入过量的SO2,白色沉淀逐渐溶解。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与实验,把SO2的主要性质,即与溴水、FeCl3、石蕊、品红、氢硫酸、澄清石灰水等物质的反应得到全面复习。

试题详情

6、盐

(1)水溶性:钠盐、钾盐、铵盐均溶于水。碳酸盐大都不溶于水,而碳酸氢盐一般易溶于水。

(2)氧化性、还原性:①常见氧化性盐:Fe3+盐、KMnO4/H+、NaClO;②常见还原性盐:KI、Na2S、Na2SO3、Fe2+盐。

(3)特殊颜色:Fe3+(黄色)、Fe2+(浅绿色)、Cu2+(蓝色)、AgCl(白色)、AgBr(淡黄色)、AgI(黄色)、CuS(黑色)。

五、抓好“三个结合”,注重纵横联系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不仅与基本理论密切相关,也与实验、计算以及生产生活实际有密切的联系,在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时要将这三块内容穿插其中,使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与实验、计算以及生产生活实际融为一体。

试题详情

5、碱

(1)一般性:①与酸碱指示剂作用;②可溶性碱可由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得到;碱溶于水放出大量热,不溶性碱受热易分解;③可与酸性氧化物、酸反应生成盐和水;④碱可与一些非金属单质发生歧化反应;⑤碱能与某些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

(2)特殊性:①强碱可与铝反应生成H2;②碱可使某些沉淀溶解,如NaOH溶液可溶解Al(OH)3沉淀,氨水可溶解AgOH沉淀(得到银氨溶液)。

试题详情

4、酸

酸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又可分为非氧化性酸、氧化性酸和还原性酸,还可分为挥发性酸和高沸点酸,强酸和弱酸,一元酸和多元酸。

(1)一般性:①与酸碱指示剂作用;②含氧酸一般由酸酐与水反应得到,一般溶于水,放出大量热,并电离出H+和相应酸根离子;③酸能与碱性氧化物、碱反应生成盐和水;④酸能与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放出H2;⑤酸能与某些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2)特殊性:①一些氧化性酸与酸碱指示剂先显色后褪色;②H2SiO3不溶于水,且不能由SiO2与水反应得到;③与碱或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的盐不一定是正盐;④强氧化性酸与金属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不一定放出气体;放出的气体也不一定是H2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