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
B.强电解质溶液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
C.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而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D.不同的弱电解质只要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电离程度也相同
7.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
B.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改变
C.N2与H2的物质的量之和是NH3物质的量的2倍
D.单位时间里每增加1molN2,同时增加3molH2
6.某同学为完成反应:,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是
5.在一定温度下,向AgCl 饱和溶液中加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gCl的溶解度增大 B.AgCl的溶解度、KSP均不变
C.AgCl 的KSP增大 D.AgCl的溶解度、KSP均增大
4.实验室进行中和热的测定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所用的试剂和仪器正确的一组是
A.0.50盐酸、0.50
NaOH溶液、100 mL量筒1个
B.0.50盐酸、0.50
NaOH溶液、100 mL量筒2个
C.0.50盐酸、0.55
NaOH溶液、50 mL量筒1个
D.0.50盐酸、0.55
NaOH溶液、50 mL量筒2个
3.反应在450℃时,化学平衡常数是49。则反应
在450℃时的化学平衡常数是
A. B.
C.7 D.
2.据报道,全球每年发生金属腐蚀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千亿美元。下列各电极反应式中,与铁的电化学腐蚀有关的是
① ②
③
④
⑤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④‘
1.化学反应过程中既有物质变化,又有能量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
B.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只能将化学能转化成光能或热能
C.电解质导电的过程实际是一个电解的过程,此过程中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D.电镀是利用原电池的原理,在易被腐蚀的金属表面包上一层不易被腐蚀的金属薄片
21.(6分)
某温度(t℃)时,水的KW=,则该温度 2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将此温度下pH=11的NaOH的溶液
L与pH=1的H2SO4溶液
L混合。
(1)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则
(2)若所得混合液的pH=2,则
20.(16分)
某化学反应2AB十D在四种不同的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实验序号 |
浓度(mol/L) |
时间(min) |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1 |
温度 |
800℃ |
1.0 |
0.80 |
0.67 |
0.57 |
0.50 |
0.50 |
0.50 |
2 |
800℃ |
C2 |
0.60 |
0.50 |
0.50 |
0.50 |
0.50 |
0.50 |
|
3 |
800℃ |
C3 |
0.92 |
0.75 |
0.63 |
0.60 |
0.60 |
0.60 |
|
4 |
820℃ |
1.0 |
0.40 |
0.25 |
0.20 |
0.20 |
0.20 |
0.20 |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在实验1,反应0至20分钟时间内用A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mol/(L·min)。
(2)在实验2,A的初始浓度c2= mol/L,反应在20分钟内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 。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
,则达到平衡时
(填“>”、“=”、“<”),且
= mol/L。
(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放热”)。
(5)800℃时,反应2AB十D的平衡常数= ,其他条件不变,B、D的起始浓度为0.50mol/L,A的起始浓度为0,达到平衡时A的浓度为 mol/L。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