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72890  172898  172904  172908  172914  172916  172920  172926  172928  172934  172940  172944  172946  172950  172956  172958  172964  172968  172970  172974  172976  172980  172982  172984  172985  172986  172988  172989  172990  172992  172994  172998  173000  173004  173006  173010  173016  173018  173024  173028  173030  173034  173040  173046  173048  173054  173058  173060  173066  173070  173076  173084  447090 

11.研究性学习小组做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时,发现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并夹杂有少量黑色物质。倒去试管中的浓硫酸,将剩余固体(含少量浓硫酸)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发现所得溶液为蓝色,黑色固体未溶解。过滤、洗涤后,向黑色固体中加入过量浓硝酸,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所得溶液加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下列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

    A.铜与浓硫酸反应所得白色固体是CuSO4

    B.加BaCl2溶液后所得白色沉淀是BaSO3

    C.白色固体中夹杂的少量黑色物质可能是CuO

    D.白色固体中夹杂的少量黑色物质中含元素Cu、S

试题详情

9.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元素①位于第二周期第ⅣA族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④>②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⑤>④

    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③=⑤

1,3,5
 
10.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刚用酸充分处理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发现熔化的铝并不滴落。下列关于上述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火焰温度太低不能使铝燃烧     B.铝在空气中能很快形成氧化膜

    C.氧化铝的熔点比铝的熔点高     D.用酸处理时未能将氧化铝溶解

试题详情

8.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

    ⑴C(s)+O2(g)=CO2(g)   ΔH 1=-393.5kJ/mol 

    ⑵CH3COOH(l)+2O2(g)=2CO2(g)+2H2O(l)  ΔH 2=-870.3kJ/mol

    ⑶H2(g)+O2(g)=H2O(l)  ΔH 3=-285.8kJ/mol 

    2C(s)+2H2(g)+O2(g)=CH3COOH(l) 的反应热(焓变)为

    A.488.3 kJ/mol                   B.-488.3 kJ/mol    

    C.-244.15 kJ/mol                D.244.15 kJ/mol

试题详情

7.设计下列实验方案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粉末,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

    A.分别向等量的白色粉末中加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比较生成气体的快慢

    B.分别向等量的白色粉末中加等体积适量的水,比较固体溶解量的多少

    C.分别将等量的白色粉末配成溶液,然后加入澄清石灰水,比较是否有沉淀生成

    D.分别将等量的白色粉末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比较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混浊

试题详情

6.下图是一种形状酷似罗马两面神Janus的有机物结构简式,化学家建议将该分子叫做“Janusene”,有关Janusene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Janusene的分子式为C30H20

    B.Janusene属于苯的同系物

    C.Janusene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8种

    D.Janusene既可发生氧化反应,又可发生还原反应

试题详情

5.某溶液中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在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Na+、K+、Cl、SO42           B.Cu2+、Fe2+、NO3、SO42

    C.Na+、Ca2+、Cl、ClO          D.K+、NH4+、Cl、SO42

试题详情

4.从石英砂制取并获得高纯硅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① SiO2+2CSi(粗)+2CO

    ② Si(粗)+2Cl2SiCl4

    ③ SiCl4+2H2Si(纯)+4HCl

关于上述反应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①、③是置换反应,②是化合反应

    B.高温下,焦炭与氢气的还原性均强于硅

    C.任一反应中,每消耗或生成28 g硅,均转移4 mol电子

    D.高温下将石英砂、焦炭、氯气、氢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得高纯硅

试题详情

3.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将氯化铝溶液加热蒸发、烘干可得无水氯化铝固体

    B.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可区分出试剂盐酸和醋酸,导电能力强的是盐酸

    C.做完银镜反应后的试管可用热的稀硝酸清洗,回收后的硝酸银溶液可再利用

    D.除去硫酸铝溶液中混有的硫酸镁,可加入足量烧碱,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硫酸酸化

试题详情

2.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   )

    A.8个中子的碳原子的核素符号:12C    

    B.HF的电子式:

    C.Cl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CH4分子的比例模型:

试题详情

1.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表面化学研究领域作出了开拓性贡献。化学家将研究气体与固体(或液体)在界面上所发生的物理化学现象的科学称为表面化学。对下列现象的研究不属于表面化学范畴的是                    (   )

    A.氯化银在水中的溶解平衡          B.氢氧燃料电池中电极上的反应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D.氮气与氢气在铁触媒作用下化合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