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72936  172944  172950  172954  172960  172962  172966  172972  172974  172980  172986  172990  172992  172996  173002  173004  173010  173014  173016  173020  173022  173026  173028  173030  173031  173032  173034  173035  173036  173038  173040  173044  173046  173050  173052  173056  173062  173064  173070  173074  173076  173080  173086  173092  173094  173100  173104  173106  173112  173116  173122  173130  447090 

19.(10分)卤代烃(RX)可以合成格氏试剂(RMgX),合成格氏试剂及格氏试剂有关应

用如下:(R为烃基,R1、R2为烃基或氢原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上反应②的类型是       

  (2)CH3CH2MgCl与CO2在酸性水溶液中反应可生成有机物X,则X的结构简式为:     

  (3)与丙酮(CH3COCH3)在酸性水溶液中反应可生成有机物Y,有机物Y的同分异构体很多,其中属于酚类且苯环上除酚羟基外只有一个取代基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种。

  (4)由正丙醇合成正丁醇的合成路线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D的化学式       

②写出与正丁醇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在一定条件下能被CuO氧化,氧化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的结构简式:             

③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                     

试题详情

18.(10分)含氮废水进入水体后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对含氮废水进行有效的检测和合理的处理是人们研究和关心的重要问题。

  (1)环境专家认为可以用金属铝将水体中的NO3还原为N2,从而消除污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6NO3+10Al+18H2O=3N2↑+10Al(OH)3+6OH-。又有人认为金属镁比铝能更快消除氮的污染,其反应原理和金属铝相同。

写出镁和含NO3的废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中的NO2是含氮有机物分解的产物,其浓度的大小是水源污染程度的标志之一。检测水中的NO2可用目视比色法(比较溶液颜色深浅度以测定所含有色物质浓度的方法),检测步骤如下:

步骤一:配制标准溶液:称取0.69gNaNO2,溶于水后在容量瓶中稀释至1L得溶液A,移取5mL溶液A,稀释至1L,得溶液B。

步骤二:配制标准色阶:取6只规格为10mL的比色管(即质地、大小、厚薄相同且具有塞的平底试管),分别加入体积不等的溶液B,并稀释至10mL,再加入少许(约0.30g)氨基苯磺酸粉末,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色阶序号
1
2
3
4
5
6
加入溶液B的体积/mL
0.0
2.0
4.0
6.0
8.0
10.0
反应后溶液颜色
由无色变为由浅到深的樱桃红色

步骤三:取10mL水样倒入比色管中,加少许氨基苯磺酸,显色后与标准色阶对比。

①利用步骤三在野外检测水样污染程度的优点是             

②步骤二中设计色阶序号1的作用是                   

③如果水样显色后比6号还深,应采取的措施是             

  (3)现有含NH3为3.4mg·L-1的废水150m3(密度为1g·cm-3),可采用如下方法进行处理:将甲醇加入含氨的废水中,在一种微生物作用下发生反应:

2O2 + NH3 === NO3 + H+ + H2O  

6NO3+ 6H+ + 5CH3OH→ 3N2↑ + 5CO2↑ + 13H2O

若用此方法处理,假设每步的转化率为100%,需要甲醇        g。

试题详情

17.(10分)如下图所示的各物质的相互转变中,反应①、②是重要的工业反应,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0。X被人体吸入会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Y会造成温室效应,D会形成酸雨,E是常见的金属,F分子的结构与Y分子的结构相似,且F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3)写出F的结构式:                            

  (4)Y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多种物质,既可获得经济效益,也可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①若G是一种燃料,其相对分子质量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则G的分子式为:  

②若G是Y与H2按1∶3的比例反应而得,则G可能是       。(填编号)

A.烷烃    B.烯烃      C.炔烃     D.芳香烃

试题详情

16.(8分)海水是一种丰富的资源,工业上从海水中可提取许多种物质,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科技等方面。下图是某工厂对海水资源进行综合利用的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流程图中操作a的名称为       

  (2)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的NaCl,可用来制取纯碱,其简要过程如下: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气体A,后通入气体B,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晶体C和滤液D,将晶体C灼烧即可制得纯碱。

①气体A、B是CO2或NH3,则气体A应是     (填化学式)。

②滤液D中主要含有NH4Cl、NaHCO3等物质,工业上是向滤液D中通入NH3,并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不含有NaHCO3的副产品NH4Cl晶体,则通入NH3的作用是                              

  (3)镁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镁从海水中提取。

①若要验证所得无水MgCl2中不含NaCl,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是:

                                   

②操作b是在       气氛中进行,若在空气中加热,则会生成Mg(OH)Cl,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试题详情

15.(14分)在化学分析中,为了测定某试样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一般采用在酸性条件下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的方法,反应原理为:5Fe2++8H++MnO4-=5Fe3++Mn2++4H2O。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可用性质稳定、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基准物质草酸钠[Mr(Na2C2O4)=134.0]进行标定,反应原理为:

5C2O42+2MnO4+16H+=10CO2↑+2Mn2++8H2O。

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先粗配浓度约为1.5×10-2mol·L-1的高锰酸钾溶液500 mL。

步骤二:称取Na2C2O4固体m g放入锥形瓶中,用蒸馏水溶解并加稀硫酸酸化,加热至70~80℃,用步骤一所配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滴定,从而可标定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经标定,c(KMnO4)=1.6×10-2mol/L

步骤三:称取FeSO4·7H2O试样1.073g,放入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水溶解。

步骤四:用标准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步骤三所配样品溶液,达到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48.00mL。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一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___________           

  (2)步骤二中需要对m的大致值进行预估,你预估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中操作滴定管的以下图示,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编号)。

  (4)步骤二的滴定是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的,操作过程中发现前一阶段溶液褪色较慢,中间阶段褪色明显变快,最后阶段褪色又变慢。试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分析,溶液褪色明显变快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5)请在下面空白处设计步骤四中的数据记录和数据处理表格(不必填数据)。

  (6)国家标准规定FeSO4·7H2O的含量(w):一级品100.5%≥w≥99.50%;二级品100.5%≥w ≥99.00%;三级品  101.0%≥w≥98.00%。试判断该试样符合国家________级品标准。

  (7)测定试样中FeSO4·7H2O的含量时,有时测定值会超过100%,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14.F2和Xe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氧化性极强且极易水解的XeF2、XeF4和XeF6三种化合物。如XeF4与水可发生如下反应:6XeF4+12H2O==2XeO3+4Xe↑+24HF+3O2↑。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XeF2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八电子结构

   B.XeF6分子中Xe的化合价为+6价

   C.上述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XeF4按已知方式水解,每生成4molXe,转移12mol电子

1,3,5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2分)

试题详情

13.可逆反应2SO2(g)+O2(g)     2SO3(g) △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时间为t1时改变条件。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维持温度、反应体系体积不变,t1时充入SO3(g)

   B.维持压强不变,t1时升高反应体系温度

   C.维持温度不变,t1时扩大反应体系体积

   D.维持温度、压强不变,t1时充入SO3(g)

试题详情

12.下图Ⅰ、Ⅱ分别是甲、乙两组同学将反应“AsO43-+2I+2H+ AsO33+I2+H2O”设计成的原电池装置,其中C1、C2均为碳棒。甲组向图Ⅰ烧杯中逐滴加入适量浓盐酸;乙组向图ⅡB烧杯中逐滴加入适量40%NaOH溶液。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甲组操作时,微安表(G)指针发生偏转

   B.甲组操作时,溶液颜色变深

   C.乙组操作时,C2做正极

   D.乙组操作时,C1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I2 +2e=2I

试题详情

11.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K+、Fe3+、Cu2+、SO42-、SO32-、CO32-、Cl-、Br-这几种离子中的若干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下:①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7。②取少量原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

③另取少量原溶液,向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无气体产生,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呈橙色,用分液漏斗分液。④向分液后的水溶液中加入Ba(NO3)2和H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⑤在滤液中加入AgNO3和HNO3的混合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关于原溶液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Fe3+、Cu2+、CO32-、Br-

   B.肯定存在的离子是K+、SO42-、SO32-

   C.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存在Cl-

   D.若步骤④改用B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则对溶液中离子的判断也无影响。

试题详情

9.近年来科学家发现铝的超原子结构Al13和Al14,Al13和Al14的性质与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的性质相似,当这类超原子具有40个价电子(对于主族元素的原子,外围电子又称为价电子)时最稳定,在质谱仪上可检测到稳定的Al13、Al14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l13与Al14互为同素异形体

   B.Al13超原子中Al原子间是通过离子键结合的

1,3,5
 
   C.Al14与氢碘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Al14+2I=Al14I2+H2

   D.Al13在一定条件下能和镁作用生成Mg(Al13)2

1,3,5
 
10.己烯雌酚是一种激素类药物,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己烯雌酚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方式有sp2和sp3两种

   B.己烯雌酚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都可能在一个平面内 

   C.1mol己烯雌酚分子与溴水完全反应时,最多可消耗4molBr2

   D.1mol己烯雌酚分子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反应时,最多可消耗7molH2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