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 )
A.常温下,pH=1的水溶液中Na+、NO-3、HCO3、Fe2+可以大量共存
B.乙烯、苯和乙醇都不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
C.硫酸亚铁溶液与稀硫酸、双氧水混合:2Fe2++H2O2+2H+=2Fe3++2H2O
D.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溶液显碱性,则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一定存在如下关系
c(Na+)>c(CH3COO-)>c(OH-)>c(H+)
13.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AgCl悬浊液中,加入固体NaCl、KSP(AgCl)变小
B.用两铜棒做电极,电解稀H2SO4,电解初期主要化学方程式为
Cu+H2SO4 CuSO4+H2↑
C.钢柱在水下部分比在空气与水交界处更易腐蚀
D.10mL pH=12的NaOH溶液中加入pH=2的HA溶液至pH=7,所得溶液总体V≥20mL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常温常压下,16g14CH4所含中子数为8NA
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Cl溶液与乙酸溶液中的c(H+)相等
C.乙酸分子与甲酸甲酯分子中的共价健数相等
D.等温等压下,3molC2H2(g)和1molC6H6(g)的密度相等
|
A.马上切断CO源 B.将病人移至空气流通处
C.必要时放入高压氧舱中 D.立即补充大量水
11.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少量杂质),所选用的除杂式试剂和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
|
提纯物质 |
除杂试剂 |
分离法 |
A |
KCI溶液(FeCl3) |
氨水 |
过滤 |
B |
乙酸乙酯(乙酸) |
乙醇和浓硫酸 |
分液 |
C |
NaCl溶液(Na2S) |
AgCl |
过滤 |
D |
乙醇(H2O) |
金属钠 |
蒸馏 |
29.(16分)已知香豆素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香料,其结构简式为:
提示:有机物CXHYOZ的不饱和度Ω=x+1-,CH3CHO+CH3CHO
CH3CH=CHCHO,试回答:
(1)香豆素的分子式为 ,不饱和度Ω 。
(2)现提供乙醇、水杨醛及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香豆素,其路线如下表所示,请在方框内填写A→D的结构简式:
(3)为确定化合物B中是否含有“-OH”的官能团,加入的试剂是 ,可能的现象是 。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
BC
28.(14分)某学生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其中A、F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反应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的烧瓶内固体不可以选用 (选填序号)。
A.生石灰 B.碱石灰
C.五氧化二磷 D.烧碱
(2)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B装置的作用 ;E装置的作用 。
(4)通入C装置的两根导管左边较长、右边较短,目的是 。
(5)装置C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另一生成物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从装置C的G处逸出的尾气中可能含有黄绿色的有毒气体,如何处理? 。
27.(16分)化合物X的水溶液为浅绿色,可发生如下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略),其中B、D、E、F均为无色气体,W、K为常见金属单质,C为难溶于水的红褐固体。在混合液中加入BaCl2溶液可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H和W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气体的检验方法为
(2)电解混合液时产生O2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3)按要求写出上述转化关系中的有关反应方程式
①含有K元素的化合反应
②含有K元素的置换反应
(4)K与过量G的稀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物质X的化学式
26.(14分)AxByCz是由A、B、C三种处于不同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已知:① X、Y、Z均为正整数;且X+Y+Z=13;②取0.05mol该化合物与过量水反应产生2.4g气体M,同时生成0.05mol白色胶状沉淀R,R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氢氧化钠;③同温同压下,20mol由B、C两种元素组成的M气体完全燃烧需40mol氧气,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
求:(1)三种元素的名称是A 、B 、C
(2)气体M的分子式是 该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3)沉淀R溶于NaOH的离子方程式 R溶于NaOH后的产物水溶液显 性(填:酸、碱、中),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4)实验室制取R的最佳方法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AXBYCZ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3.将物质的量浓度都为amol/L的X2和Y2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mX2(g)+2Y2(g) PZ(g),达平衡时,测得容器中C(X2)=0.1mol/L,C(Y2)=0.9mol/L,C(Z)=0.8mol/L,下列关于a的数值和Z的化学式推断正确的是:
①1.3 、X2Y4 ②1.7 、XY3 ③1.7 、X4Y2 ④1.3 、X3Y
A.① ② B.③ ④ C.① ③ D.② ④
第Ⅱ卷
本卷共10题,共174分。
12.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装置①中,d为阴极、c为阳极
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CO2、HCl、NO2等气体(必要时可添加尾气处理装置)
C.装置③中X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并能防止倒吸
D.装置④中可用于干燥、收集氯化氢,并吸收多余的氯化氢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