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73396  173404  173410  173414  173420  173422  173426  173432  173434  173440  173446  173450  173452  173456  173462  173464  173470  173474  173476  173480  173482  173486  173488  173490  173491  173492  173494  173495  173496  173498  173500  173504  173506  173510  173512  173516  173522  173524  173530  173534  173536  173540  173546  173552  173554  173560  173564  173566  173572  173576  173582  173590  447090 

3.下列实验中,仪器的下端必须插入液面下的是                          (   )

①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中的长颈漏斗;

②制备氯气装置中的分液漏斗;

③制备Fe(OH)2操作中的胶头滴管;

④将氨气气体溶于水的导管;

⑤用乙醇制取乙烯时的温度计;

⑥分馏石油时的温度计;

    A.①③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⑤         D.全部

试题详情

2.下列实验操作中,一般情况下不应该相互接触的是                       ( )

    A.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

    B.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时,使用的玻璃棒与容量瓶颈内壁

    C.用滴定管向锥形瓶内注入一定体积的待测溶液时,滴定管的尖嘴与锥形瓶内壁

    D.实验室将HCl气体溶于水时,漏斗口与水面

试题详情

1.下列实验中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②pH试纸的使用 ③过滤 ④蒸发,均可用到的仪器是               (   )

    A.试管           B.漏斗          C.胶头滴管       D.玻璃棒

试题详情

23.(12分)图中电极a.b分别为Ag电极和Pt电极,电极c.d都是石墨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a.b两极上无气体,在c.d两极上共收集到336 mL(标准状况)气体。回答:

(1)直流电源中,M为     极。

(2)Pt电极上生成的物质是        ,其质量为        g。

(3)电源输出的电子,其物质的量与电极b.c.d上分别生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4)AgNO3溶液的浓度      ,AgNO3溶液的pH     ,H2SO4溶液的浓度     ,H2SO4溶液的pH      。(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若H2SO4溶液的质量分数由5.00%变为5.02%,则原有5.00%的H2SO4溶液质量为     g。

试题详情

22.(10分)有机化合物A的分子式是C13H20O8(相对分子质量为304),1 mol A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到4 mol CH3COOH和1 mol B。B分子结构中每一个连有羟基的碳原子上还连有两个氢原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是        

(2)B的结构简式是:             

(3)B不能发生的反应是       (填写序号)。

①氧化反应  ②取代反应  ③消去反应  ④加聚反应

(4)已知:

以两种一元醛(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4)和必要的无机试剂为原料合成B,写出合成B 的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试题详情

21.(15分)Ⅰ.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得纯净的Fe(OH)2白色沉淀。已知两极材料分别为石墨和铁:

(1)b极材料为        

(2)电解液d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填字母代号)

A.纯水    B.NaCl溶液   C.NaOH溶液   D.CuCl2溶液

(3)液体c为苯,其作用是        ,在加苯之前对d溶液进行加热煮沸处理,目的是          

(4)写出a.b两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a极:       .b极:      

Ⅱ.草酸晶体(H2C2O4·2H2O)受热易分解(分解温度为175℃),产生CO和CO2

(1)写出草酸晶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将a g草酸晶体加热至完全分解时,所得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3)实验可用图装置将CO2和CO进行分离和干燥。已知a.b均为活塞,试回答:①甲瓶中应装       溶液,乙瓶中装的是      ,分液漏斗中应装      

②当CO2和CO混合气体通过该装置时,先分离得到的气体是         ,活塞操作顺序是:关闭        ,打开         

试题详情

20.(9分)A、B、C、D都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核电荷数大于2,可形成氢化物H2A,该氢化物在常温下是液体。B的阴离子与C的阳离子跟氖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和A两元素可形成D2A3化合物,该化合物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试回答下列问题:

(1)C在A2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Y。Y的电子式为:         。Y的晶体是        晶体,晶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个数比为     

(2)C和B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可放出一种无色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若D和Mg与NaOH溶液构成原电池,写出该原电池的负极反应式:

                                

(4)B、C、D可组成离子化合物CxDB6,其晶胞(晶胞是在晶体中具有代表性的最小重复单元)结构如图所示,阳离子C+(用○表示)位于正方体的棱的中点和正方体内部;阴离子DB用●表示)位于该正方体的顶点和面心,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5)如图A、B、C、D是其晶胞的1/8沿体对角线方向在纸平面上的投影,其中能正确反映微粒位置关系的是      

试题详情

19.(10分)(1)化学上常用的除杂或提纯的方法有:   ①溶解过滤;②蒸发结晶;③冷却结晶;④加热(或灼烧);⑤蒸馏(或分馏);⑥洗气;⑦盐析;⑧渗析;⑨萃取分液;⑩升华等,欲除去下列各组混合物中的杂质,(括号中为杂质),请选择合适的主要方法,将其序号填写在相应的空白处:

A.Na2CO3(BaCO3)             B.CaO(CaCO3)       

C.NaCl(NH4Cl)              D.KCl(KNO3)       

E.蛋白质[(NH4)2SO4]            F.CO2(SO2)       

G.苯(甲苯)               H.水(碘)        

(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会导致所测结果偏大的是     

  ①在测定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的实验中,加热时有少量晶体溅出坩埚;

②在测定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的实验中,当蓝色晶体完全变成白色粉末且不再有水蒸气逸出后,熄灭酒精灯,待坩埚在泥三角上自然冷却后再称量;

③在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将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没有迅速盖上盖板并及时搅拌;

④在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用浓硫酸代替了等体积的稀盐酸;

⑤在用标准盐酸滴定某氢氧化钠溶液测定其物质的量浓度的实验中,用酚酞作指示剂;

⑥在用标准盐酸滴定某氢氧化钠溶液测定其物质的量浓度的实验中,所取出的氢氧化钠溶液在空气中露置时间过长。

试题详情

18.以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CuSO4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 mol Cu(OH)2,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pH和浓度,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A.0.1 mol      B.0.2 mol      C.0.3 mol      D.0.4 mol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6分)

试题详情

17.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Y的原子序数比X的原子序数多5,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多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Z>Y>X

   B.Z单质与X单质直接反应可生成两种化合物

   C.工业上,电解X和Y形成的化合物制取Y单质

   D.Y、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不能互相反应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