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本题共4分)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有_____________。
A.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常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混在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
B.2SO2+O22SO3反应中,常鼓入过量的空气提高SO2的转化率
C.高压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D.升温至500℃左右,比室温时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E.加入催化剂以增大合成氨反应速率
F.降低压强NO2的颜色先变浅后变深
G.可乐饮料瓶打开后会逸出气体
25.(本题共4分)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将化学计量数填在相应横线上。
(1)______NH3+______NO2=______N2+______H2O
(2)_______Zn+_____HNO3=_____Zn(NO3)2+_____NH4NO3+_____H2O
24.已知反应:KClO3+6HCl=KCl+3Cl2↑+3H2O,若用K35ClO3与H37Cl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此反应中,每生成3 mol Cl2转移电子6 mol
B.生成物KCl中只含有37Cl
C.生成的Cl2中只含有35Cl
D.生成Cl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
|
23.下列四组实验中,根据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实验:在未知试液中滴加BaCl2溶液得白色沉淀,取该白色沉淀加硝酸不溶解。结论:原未知试液一定含有SO42-
B.实验:在未知试液中加NaOH溶液并加热得无色刺激性气体,该气体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结论:原未知试液一定含有NH4+
C.实验:某未知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其产物能使无水CuSO4粉末变蓝色。结论:原气体一定是氢气
D.实验:在未知试液中滴加HCl溶液得无色气体,将该气体通入过量澄清石灰水中得白色沉淀。结论:原未知试液一定有CO32-
22.用过量的铜片分别与含1 mol溶质的浓硫酸、浓硝酸充分反应,被还原的酸的物质的量是 ( )
A.均为1 mol
B.均为1/2 mol
C.前者<1/2 mol,后者在1/4~1/2 mol之间
D.前者<1/2 mol,后者>1/2 mol
21.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mA(g)+nB(g)pC(g)+qD(g),若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重新达到平衡,随时间变化过程均如图所示,则对该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 )
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C.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D.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20.某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2、3 mol H2,在温度恒定时达平衡,测得NH3为0.6 mol。若该容器起始时充入2 mol N2、6 mol H2,同温下达到平衡,对容器内NH3物质的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为定容容器,n(NH3)>1.2 mol B.若为定压容器,n(NH3)=0.6 mol
C.若为定容容器,n(NH3)=1.2 mol D.若为定压容器,n(NH3)=1.2 mol
19.在一定温度下,将1 mol CO和1 mol水蒸气放在密闭容器中反应:CO(g)+H2O(g) CO2(g)+H2(g)。达到平衡后,测得CO2为0.6 mol,再通入4 mol水蒸气,达到新平衡后,CO2的物质的量是 ( )
A.等于0.6 mol B.等于1 mol
C.大于0.6 mol,小于1 mol D.大于1 mol
18.如图,在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充入N2(甲容器中)和NO2(乙容器中),在常温常压下,甲、乙两容器的活塞均停在Ⅰ处(图中虚线部分),当用外力缓慢推活塞至Ⅱ处时,外力对容器所做的功(W)的关系为 ( )
A.W(甲)>W(乙) B.W(甲)<W(乙)
C.W(甲)=W(乙) D.无法确定
17.可逆反应:3A(g)3B(?)+C(?)(正反应吸热),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有变小的趋势,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B和C可能都是固体 B.B和C一定都是气体
C.若C为固体则B一定是气体 D.B和C可能都是气体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