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77  85  91  95  101  103  107  113  115  121  127  131  133  137  143  145  151  155  157  161  163  167  169  171  172  173  175  176  177  179  181  185  187  191  193  197  203  205  211  215  217  221  227  233  235  241  245  247  253  257  263  271  447090 

1.2005年7月11日,郑和下西洋      周年纪念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决定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        

A.600   世界“航海日”            B.500  中国“航海日”

C.600   中国“航海日”            D.600  亚洲“航海日”

试题详情

38.(1)坚持从实际出发。张贵荣从本地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实际和自己对市场的了解的实际出发,走出了一条调整产业结构,实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道路。(3分)

(2)重视量的积累。张贵荣采用了“鸡生蛋,蛋孵鸡”的办法,使他们的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农民逐步富裕起来。(3分)

(3)重视内因,发挥主观能动性。他们解放思想,敢于探索,不等不靠,终于闯出了一条致富之路。富裕后,又掀起了第二次创业高潮。(3分)

(4)重视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张贵荣懂得,农村要进一步发展,必须摒弃几千年传下来的“小康即安”的观念和心态,他们重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掀起了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热潮。(5分)

(5)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张贵荣致富不忘乡亲,回村带领他的农民兄弟实现了共同富裕。(3分)

  (2)由于经济与社会发展存在一些不协调的方面,经济发展最终难以持续,社会难以和谐,所以党和政府本着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下大气力解决分配不公等以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分)

  (3)①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三个统筹”的要求,实现经济发展与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②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步伐,普遍保证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下降并逐步提高。③积极扩大就业,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④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主体,各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关注弱势群体,尽可能地实现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②③点各2分,①④点各3分)

 

 

试题详情

35.(1)我国的国家利益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体现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3)“增强相互信任,扩大经贸往来”的主张,体现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4)“注重对话协商,妥善解决争端”、“加强团结协作,维护安全稳定”,体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1)政府谋大局要切实履行好各项职能,保证国家富强、社会稳定。(3分)(2)我国的国家机构是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政府管“国计”落实到老百姓的头上就是群众的切身利益,即“民生”。政府应主动为民着想,处处考虑群众的切身利益。(4分)(3)群众重“民生”即关注切身利益,这是生存和发展之本,但也应该为国家着想。因为国家利益代表了公民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2分)(4)当然,国家利益和公民的个人利益在某些具体问题上也会出现一些矛盾,此时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公民爱国的表现(2分)。

37(1)认为建立和谐社会就是国家社会稳定、人际关系和睦是正确的,但由此得出和谐社会没有矛盾和对立的结论则是错误的。(4) 分)(2)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这种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我国构建的和谐社会也会存在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只有承认矛盾,才能正确地解

决矛盾。(6分)(3)题中的观点否定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因而是错误的。(1 分)

试题详情

34、(1)这有利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2)能使经济增长速度与资源,环境承受力相适应,减轻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3)可以腾出资金和物力,对科教文卫事业和社会保障等增加收入,促进社会发展。

(4)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基础,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要求。

试题详情

注:据测算,1978年~2004年的26年,我国经济年平均增长9.4%,增长率高于发达国家。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出现了明显的不和谐现象,如贫富差距拉大问题,失业问题,社会保障缺位问题等,这些社会问题对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

材料三  200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突出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则建设》指出,“十一五”期间中央将下大力气解决分配不公,关注穷人的收入问题。

(1)材料一  材料二反映什么经济现象?(2)材料一  材料二与材料三有什么内在联系?

(3)请结合材料从经济学角度谈谈我国怎样构建和谐社会?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B

A

B

A

D

A

D

C

A

C

D

题目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B

C

B

D

D

A

C

D

A

B

D

C

二、不定项

题目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答案

ABD

ABCD

ACD

BCD

BD

ACD

ABCD

BC

ACD

 

试题详情

39、

材料一

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置《2004年人类发展报告》公布的数据,用于教育、卫生保健的公共支出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国家

法国、德国、古巴

美国、日本、英国

俄罗斯、韩国、泰国

印度

中国

比例

13%-15%

10%-12%

6%-7%

5%

试题详情

  38.我国中部某村,1985年人均收入900元,2000年人均收入1200元,15年仅增加300元。2001年,在城里打工收入颇丰的张贵荣回到村里,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他认真分析了十年间农民增产不增收的原因,根据在城里跑市场的经验,他带领农民把种植普通水稻小麦的水田麦地改种果树和茶树,动员农民集资和贷款办起了果品加工厂和茶厂。并采用“鸡生蛋,蛋孵鸡”的办法,走上了农村工业化的道路,2004年农民人均收入2800元。短短四年时间农民收入增加了1600元。张贵荣懂得,农村要进一步发展,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目前,全村党员、干部、群众掀起了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热潮和第二次创业高潮,不久他们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结合哲学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张贵荣是怎样带领农民致富的。

 

 

 

 

 

 

 

 

 

 

 

 

 

 

 

 

 

 

 

 

 

 

 

 

 

 

 

 

 

 

 

试题详情

36、在我国,政府谋大局,管“国计”;群众视眼前,重“民生”。

 

 

 

 

 

 

 

 

 

 

 

 

 

 

 

 

 

 

37建立和谐社会就是国家社会稳定、人际关系和睦,没有矛盾和对立。

 

 

 

 

 

 

 

 

 

 

 

 

 

 

 

 

 

五、论述题(第38题17分,第39题18分,共35分)                                                    

试题详情

35、2005年11月17日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题为《树立开放思维实现合作共赢》的重要演讲,胡锦涛指出,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他就实现合作共赢提出4点看法。第一,树立开放思维,构建和谐世界。第二,增强相互信任,扩大经贸往来。第三,注重对话协商,妥善解决争端。第四,加强团结协作,维护安全稳定。

     问题:胡锦涛主席上述四点看法是如何体现我国的外交政策的?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