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6分)氮和磷是VA族的两种重要元素。
(1)磷的氧化物P2O5跟冷水反应生成偏磷酸(偏磷酸可以看作是磷酸脱去l 分子水的产物),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偏磷酸是_________元酸。
(2)用NH3为原料制硝酸,发生在氧化炉中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浓硝酸跟甲苯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汽车尾气中含有较多的NO2,空气中的NO2在阳光照射下会形成__________。
已知:N2O4 2NO2
,下图a 、b 为容器,a不带活塞,容积保持不变;b带活塞,压强保持不变。在同温同压时,分别将nmolN2O4气体充入“起始态”体积相同的容器a 、b中进行反应。
反应开始时,a和b中N2O4的分解速率v(a)______v(b),反应过程中N2O4的分解速率v(a)_____v(b ),(填“> ”、“< ”或“=”)。反应达平衡后,若在a中再充入n molN2O4,则再次平衡时N2O4的分解率将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6.(14分)A-G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常温常压下C 为无色液体,D、E为气体单质,B 为金属单质。A-G 可发生如下转化:
请填写下列空白:
(1)C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G 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
(2)5.4g B与G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是_____________。
(3)向F 的水溶液中通人足量的CO2气体,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g D单质完全燃烧生成气态C ,放出967.2 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某烃的组成为C15H24 ,分子结构非常对称,实验证明该烃中仅存在三种基团:
乙烯基 亚甲基
次甲基
并且乙烯基和次甲基之间必须通过亚甲基相连。当该烃为单环结构时,分子中的乙烯基和亚甲基数目依次为 ( )
A.2 个、3 个 B.3 个,3 个 C.4 个,6 个 D.3个、6 个
12.有Fe2+、NO3-、Fe3+、NH、H+和H2O六种粒子,它们都是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或生成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8
B.若有lmol NO 发生还原反应,转移电子数为5mol
C.该反应说明Fe (NO3)2溶液不宜加酸酸化
D.若把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负极反应为Fe2+-e- =Fe 3+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情性电极电解稀硫酸,溶液pH不变
B.用惰性电极电解氢氧化钠溶液,溶液pH减小
C.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人稀硫酸,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D.把铜片插人三氯化铁溶液,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10.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新的碳氧化合物,该化合物中每个碳原子以四个共价键与氧原子结合,每个氧原子以二个共价键与碳原子结合,形成一种空间网状结构。下面对该化合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O4
B.该物质中C原子数与C-O键数之比为1︰4
C.该物质的熔、沸点高,硬度大
D.该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NaOH反应
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1mol 铁与足量硫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3NA
B.17g羟基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C.46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D.100mL 2mol/L氨水中含氨分子数为0.2NA
8.往含有NaBr和KI的混和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氯气,然后将溶液蒸干,并把剩余的固体灼烧,最后留下的物质是 ( )
A.NaCl 和KCl B.KCl 和NaBr
C.KCl和Br2 D.NaCl 和I2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过滤的方法精制氢氧化铁胶体
B.用加热的方法除去氯化铵中的碘
C.用酸式滴定管装碱液进行滴定
D.用灼烧的方法鉴别棉线和纯毛线
本部分包括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纯喊、烧碱那属于碱 B.棉花、面粉都属于糖类
C.汽油、植物油都属于酯 D.苯酚既属于酸,又属于醇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