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分)为验证木炭可被浓硫酸氧化成二氧化碳,选用下图仪器(含所盛物质),组装成套实验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进行中,按气流方向从左到右顺序,导管口的连接应该是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
(2)试管B、D中各有什么现象,才能表示已检出二氧化碳? B中__________,D中__________。
(3)写出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0.(10分)已知A、B、C、D、E五种物质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及反应条件未列出,若解题时需要,可作合理假设),且五种物质中均含有A元素。
(1)若A为气体单质,则__________。
①D→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②C→E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2)若A为固体单质,且易溶于二硫化碳,则
①D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
②C→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③将E通入某些单质的溶液中,可发生反应生成两种强酸,试举一例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9.(6分)已知反应:3C12+8NH3=N2+6NH4Cl
(1)参加反应的NH3和作为还原剂的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2)若71gCl2参加反应,被氧化的NH3的质量为__________g,还原产物的质量为_____g。
28.(9分)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
(1)检验溶液中Fe3+存在的试剂是_______,证明Fe3+存在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2)写出FeCl3溶液与金属铜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工程师为了从使用过的腐蚀废液中回收铜,并重新获得FeCl3溶液,准备采用下列步骤:
A.请写出上述实验中加入或生成的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④__________
B.含有②的滤液与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7.(10分)(1)已知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2Y=2Q+R中,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则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2)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可用试剂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标准状况下,将V L氨气溶于0.1 L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d g/cm3,则氨水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26.(6分)有以下几种物质:①FeCl3固体②液态氯化氢③金属钠④蔗糖⑤纯醋酸⑥KNO3溶液⑦石墨⑧NH3⑨Cl2
填空回答(填序号):
(1)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
(2)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
(3)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
25.往含0.2 mol NaOH和0.1 mol Ca(OH)2的溶液中持续稳定地通入CO2气体,当气体为6.72 L(标准状况)时立刻停止,则这一过程中,溶液中离子数目和通入CO2气体的体积关系正确的图象是(气体的溶解忽咯不计)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24.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和液,经测定,ClO-与Cl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3,则Cl2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6:3 B.16:1 C.3:l D.4:l
23.同温同压下,在3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合的2种气体,它们是
①NO和NO2,②NO2和O2,③NH3和N2。现将3支试管均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V1>V2>V3 B.V1>V3>V2 C.V2>V3>V1 D.V3>V1>V2
22.等物质的量的N2,O2、CO2混合气体通过Na2O2后,体积变为原体积的8/9(同温同压),这时混合气体中N2、O2、CO2物质的量之比为
A.3:4:1 B.3:3:2 C.6:7:3 D.6:9:0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