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75335  175343  175349  175353  175359  175361  175365  175371  175373  175379  175385  175389  175391  175395  175401  175403  175409  175413  175415  175419  175421  175425  175427  175429  175430  175431  175433  175434  175435  175437  175439  175443  175445  175449  175451  175455  175461  175463  175469  175473  175475  175479  175485  175491  175493  175499  175503  175505  175511  175515  175521  175529  447090 

11.唐朝的府兵制和募兵制的共同之处是

A 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B 减轻农民的兵役负担

C 导致了军阀的形成     D 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

试题详情

10.历史上有“隋秦相似”的说法,下列不符合这一结论的是

A 结束长期分裂状态,重新实现统一

B 开创新的统治政策,对后世影响深远

C 实行残暴统治,二世而亡  

D 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经济文化的繁荣

试题详情

9.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经济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由于民族融合,中原农耕规模扩大   B 边疆开发成就突出

C 畜牧业因少数民族内迁有所发展    D 北方经济总体上是恢复和发展

试题详情

8.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南北朝时期和宋元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实质上是少数民族

A 内迁杂居过程  B 社会封建化过程  C 民俗汉化过程   D 南下开发过程

试题详情

7.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出我国与外国交往史实的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       D ①④

试题详情

6.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相对于孔子思想,主要变化有

① 君权神授  ② 天人感应  ③ 用儒家思想统治天下 ④ 提出“民贵君轻”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试题详情

5.两汉与匈奴的战争实质上反映了

A 民族之间的冲突      B 农牧两种文明的碰撞

C 发展生产的需要      D 正义与非正义的较量

试题详情

4.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家”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A 中央政权与地方王国的矛盾   B 秦王朝与地方王国的矛盾

C 集权制度与分封制度的矛盾   D 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试题详情

3.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直接动力是

A 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B 想称雄天下的欲望

C 阶级斗争十分尖锐     D 东周王室日渐衰微

试题详情

2.《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私田开垦数量增加      B 私田取得合法地位

C 封建生产方式的优越性    D 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