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胜利后到二战以前,苏联进行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但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苏联在改革进程中出现了重大挫折。回答23-25题。
23.列宁说:“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下列最能体现这一“实质”内容的是 ( )
A.废除实物配给制 B.允许自由贸易
C.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D.实行工资级别制
24.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遭到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 )
A.将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方面 B.没有解决经济体制上的问题
C.个人专断作风的滋长 D.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
25.最终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是 ( )
①体制上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 ②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
③国内民族关系没有得到正确处理 ④坚持僵化的意识形态理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近代后期(1919-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创建新中国而斗争,成为打开中国现代化之路的必然选择。回答20-23题。
20.中共之所以能够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中共是无产阶级的政党 B.得到共产国际的帮助与支持
C.正确分析和认识了中国国情 D.中共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1.中共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失败中得到的主要教训是 ( )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中国革命应由城市转向农村
C.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D.必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22.1949年,中共召开七届二中全会的最大贡献是 ( )
A.解决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问题
B.解决党的工作重心转变的问题
C.制定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
D.统一全党的思想防止腐败
近代史上中国的农民阶级曾进行了一些救国的探索。回答18-19题。
18.与中国古代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呈现的新时代特点是主要的是 ( )
A.利用宗教发动和组织群众
B.定都天京,建立与清王朝相对峙的政权
C.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封建的土地制度
D.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
19.对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正确认识是 ( )
①反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尖锐矛盾
②说明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足
③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
④具有爱国的性质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回答15-17题。
15.在《南京条约》的下列条款中,对后来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危害最大的是 ( )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巨额赔款
C.开放通商口岸 D.协定关税
16.《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深入到内地,最远到达 ( )
A.沙市 B.重庆 C.九江 D.汉口
17.《辛丑条约》中最能体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的条款是 ( )
A.外务部居六部之首
B.各国派兵保护“使馆界”
C.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
D.清政府保证镇压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自古就有密切的交往;但在近代日本却成为侵华的主要国家。回答11-14题。
11.唐朝时对中日交往有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 )
A.义净和玄奘 B.吉备真备和鉴真
C.吉备真备和玄奘 D.义净和鉴真
12.1894年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其历史背景是 ( )
①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力逐渐强盛 ②日本统治集团制定“大陆政策”
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④清政府实行“避战求和”政策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③
13.抗战初期,国共两个战场的相同之处是 ( )
A.采取了相同的抗战路线 B.积极组织民众抗战
C.进行了积极抵抗 D.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14.明确规定日本侵占的包括东三省、台湾和澎湖列岛在内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国的国际文献签署于 ( )
A.华盛顿会议 B.开罗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自古以来,西藏地区的发展就与中国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息息相关。回答7-10题。
7.早在唐朝时期,西藏地区就得到了发展,其表现有 ( )
①实现了青藏高原的统一 ②仿唐朝官制,设置各级官府
③创制了吐蕃文字 ④接受中央政权的管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8.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元朝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 ( )
A.宣政院 B.西藏行省 C.乌思藏都司 D.理藩院
9.明朝同西藏地区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其表现是 ( )
①在西藏地区设立卫所 ②确立册封制度
③建立僧官制度 ④实行土司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
10.清代管理西藏地方事务的有 ( )
①驻藏大臣 ②达赖 ③班禅 ④理藩院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中国古代科技发达,曾长期领先于世界。回答4 ~ 6题。
4.下列古代典籍中记录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物理学重大成就的是 ( )
A.《春秋》 B.《诗经》 C.《墨经》 D.《甘石星经》
5.下列天文学成就不属于两汉时期的是 ( )
A.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
B.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
C.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D.制订了反映太阳运行规律的历法《大衍历》
6.宋代史书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宋代的航海完全依靠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B.我国劳动人民最早知道了磁针指南的作用
C.指南针在宋代用于航海事业,但只起辅助作用
D.指南针是我国古代水手最早发明的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回答1-3题。
1.两汉时期选拔官吏主要的途径是 ( )
A.刺史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2.隋朝创立、唐朝继承和完善的选拔人才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主要是指其 ( )
①起到了抑制门阀的作用 ②扩大了选拔官吏的来源
③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④加强了思想控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3.明朝选拔官吏沿袭了科举制,其主要特点是 ( )
①从儒家的四书、五线中命题 ②废除明经诸科,设明法科
③答卷的文体为“八股文” ④允许发挥个人见解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9.我国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传播到欧洲(“中学西传”),对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明清时期特别是中国近代前期,西方科技文化不断涌入中国(“西学东渐”),不断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地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6分)
① 宋元时期,科技文化“中学西传”有哪些具体表现?(3分)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②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为什么能长期领先于世界?(3分) 16世纪以后中国未能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的原因又是什么?(2分)
③ 中国近代前期,“西学东渐”不断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正统地位有哪些表现?(3分)
④ 试分别分析出现“中学西传”和“西学东渐”这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3分)
28.“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结合春秋战国时期和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学、教育等领域的相关史实,分析说明这一观点。(10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