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在中国社会始终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为了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2005年12月29日,十届人大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决议,自2006年1月1日起废除农业税。回答21-24题
21.从春秋时期鲁国实行按亩纳税,到农业税废止,其间共经历了( )
A.1412年 B.2599年 C.2600年 D.2601年
22.近代太平天国运动为了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这一制度( )
A.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
B.反映了农民阶级实现农业近代化的强烈要求
C.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反映了农民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愿望
23.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纲领中,与农业问题关系密切的是( )
A.节制资本 B.民族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
2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并推动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所采取的措施有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发展乡镇企业 ③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④发展农业科学技术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
的史实,还肆意鼓吹“侵略有功论”,美化侵略战争和殖民统治。回答19-20题tx
19.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走上对外扩张道路的原因有①改革不彻底,带有极强的封建残余②缺少资本原始积累过程 ③地域小,资源少,缺少发展的原料、市场等 ④英美的政治、经济实力下降,给了日本可乘之机。(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
20.教科书称:“日本希望和平解决‘中日间战争’,从1938年到1941年间多次通过各种渠道向中方提出和平方案,但都没有成功。”当时的事实真相应该是( )
A.日本发动豫湘桂战役,妄图打通大陆交通线
B.日本建立伪满洲国,妄图转移国际视线
C.日本“速战速决”计划破产,被迫改变对华方针
D.百团大战后,日本希望同中国政府和平谈判
中国近代史上,救亡图存和学习西方成为两大历史主流,它们相互促进、相互激荡,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进步。tx回答15-18题
15.在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张对外商“奉法者来之,抗法者去之”、“正经贸易者,加以优待,倘有带烟发觉,立正刑诛”,这说明林则徐 ①对外商注意区别对待 ②鼓励正常贸易,反对鸦片走私 ③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 ④讲究斗争策略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16.关于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与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二者的根本目的不同 B.二者对西学的认识截然不同
C.二者都反对封建专制 D.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
17.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重新阐释的三民主义,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对孙中山“三大政策”思想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不包括( )
A.五四运动 B.十月革命 C.护法运动 D.五卅运动
18.最能体现毛泽东思想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事例是( )
A.创立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
B.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
C.召开遵义会议,独立自主地解决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D.召开“七大”,制定党的政治路线,给人民指明光明前途
日本“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编写的中学教科书,不仅否认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
利,历史的重任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回答10-14题
10.之所以说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主要是因为太平天国运动( )
A.制定了较完备的斗争纲领 B.主张用武力推翻清政府统治
C.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D.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
11.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把孔子打扮成主张变革的先师,其目的是( )
A.改变孔子儒学宗师的形象 B.引导人民正确认识孔子
C.为维新变法制造历史根据 D.发扬中国古代文化传统
12.孙中山提出的“民权主义”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 )
A.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C.资产阶级与满洲贵族的矛盾 D.资产阶级不同派别间的矛盾
13.中共在处理西安事变和皖南事变时分别采取了和平解决和坚决回击的策略方针,这两种不同策略方针的相同作用是( )
A.强化了国共两党的亲密合作 B.孤立了国民党顽固势力
C.挫败了国民党亲日派的阴谋 D.促进并维护了国共合作
14.20世纪40年代,先后在重庆和北京召开的两次政协会议的相同之处是( )
A.都是在国共两党达成和平协议基础上召开的
B.都涉及到民主政治建设的问题
C.各民主党派都积极参加并拥护共产党的领导
D.都制定了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
古代中国在科技、思想、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回答6-9题
6.下列关于孔子的四幅图,有一幅明显和孔子所处时代不符,它应是( )
7.汉代有人指出:“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这是
( )
A.张衡对日食做出的科学解释 B.《论衡》对物质构成的阐释
C.《史记》对天文现象的记载 D.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
8.“在卢梭民约论前约数十年,有此议论,不能不视为人类文化史最高出品。撰者固甚自负,亭林亦复推重。乾隆间,此书列入禁书,光绪之季,吾曾私自传印,以为播送民主思想之工具。”这本书的作者应是( )
A.李贽 B.黄宗羲 C.严复 D.孙中山
9.下列作品,反映了西学东渐的是( )
①《天工开物》 ②《本草纲目》 ③《农政全书》 ④《天演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③④
农民阶级发动的太平天国运动、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没有使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得益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回答1-5题
1.秦朝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这主要是指( )
A.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B.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C.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D.促进了各地的交流
2.下列著名工程或成就,得益于全国大一统政权的是( )
①都江堰 ②长城 ③大运河 ④僧一行测量子午线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列宁说:“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战争,它们虽然像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暴行和痛苦,但它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以下战争具备这一特点的是( )
A.春秋诸侯争霸战争 B.金军进攻中原的战争
C.蒙古统一全国战争 D.隋朝远征高丽的战争
4.元朝时,中央政府在下列哪些区域首次设置机构进行有效管理①西域 ②西藏 ③台湾 ④黑龙江流域( )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5.当今世界民族矛盾突出,而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始终保持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坚持了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 ③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④不断缩小民族差异的方针(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9.争取和平与进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最深刻的启示。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二战”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召开了哪几次重要国际会议?从总体上看,这些会议的基本目的有哪些?(5分)
(2)上述会议精神在“二战”后初期如何得以体现?(3分)
(3)冷战结束后,影响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