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75936  175944  175950  175954  175960  175962  175966  175972  175974  175980  175986  175990  175992  175996  176002  176004  176010  176014  176016  176020  176022  176026  176028  176030  176031  176032  176034  176035  176036  176038  176040  176044  176046  176050  176052  176056  176062  176064  176070  176074  176076  176080  176086  176092  176094  176100  176104  176106  176112  176116  176122  176130  447090 

4.假如你参加“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法西斯的审判,你的主要法律依据是

A.《白里安一凯洛格公约》         B.《洛迦诺公约》

C.《联合国宪章》             D.《波茨坦公告》

试题详情

3.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凡尔赛体系有过两次重大调整。这两次调整分别是

A.道威斯计划、《洛迦诺公约》       B.道威斯计划、《非战公约》

C.鲁尔危机、《洛迦诺公约》        D.《洛迦诺公约》、《非战公约》

试题详情

2.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和会的开幕式上,作为东道主的法国总统发表了如下演说:“48年前的今天,德意志帝国就出生在这个大厅(凡尔赛宫)里。由于它生于不义,自当死于耻辱!”你知道“生于不义”是指什么事件吗?

A.普法战争               B.英法七年战争

C.反法联盟干涉法国大革命        D.法俄联合对奥作战

试题详情

1.诺贝尔设想:无烟炸药如此大的杀伤力,会使人们面对战争望而却步。你认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科技成果用于军事,预示着未来战争更加残酷

B.第一次工业革命,实现了远距离的信息传输,使战争突破了地域条件的限制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用于军事,使战争突破了以往以陆地为主的限制,扩展到海底和空中

D.新的交通手段的出现,使战争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

试题详情

31. (13分)新中国建立后,在外交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欣赏下列图片并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1中

乔冠华部长为何会如此开怀畅笑?你认为出现此永恒瞬间的国际国内政治因素有哪些? (4分)

(2)请给图片2取个标题,并就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作简要说明。(5分)

(3)列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4分)

试题详情

30.(13分)有人认为,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近代民主政治经历了从思想萌发到理论形成,再到社会实践的发展过程。

请回答:

(1)概括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倡的主要民主原则。(4分)

(2)上述原则在近代的美国是如何付诸实践的。(6分)

(3)在1787年的费城制宪会议上,富兰克林一直在琢磨刻在华盛顿桌椅上的太阳是日出还是日落,当他含着激动的眼泪在宪法文本上签字后,他说:“现在,我很高兴地知道,那是日出,而不是日落。” 试从1787年宪法确立的宪政体制的角度谈谈你对材料中“日出”一词的理解。(3分)

试题详情

3.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培养非农产业人才。

……

日本政府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就开始采取措施促进非农产业向农村地区扩散;鼓励劳动力由农业向农村非农产业就地转移。

                 --马克继《日本经验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途径》

材料三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珠三角地区率先开放和建立经济特区,吸引了大批民工。广东省成为四川第一劳务输出大省,最高峰时曾达到500万,占到四川民工省外输出的80%以上。……同时,四川省内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及四川省内城镇化进程加快,也吸收了一大批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据统计,四川城乡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已由1990年的12.3%上升到 2003年的28.6%,其中大部分就业岗位即由农民进城人员取得。

          --郭正模《近期四川向珠三角地区劳务输出的趋势、问题与对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图1指出英国政府对失地进城农民政策的变化。(2分)

(2)据材料一、二,比较英、日两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不同特点。(4分)

(3)结合相关知识,指出上述政策分别对英、日经济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4分)

(4)据材料归纳四川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原因,并分析当前我国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影响。(6分)

试题详情

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合作事业,拉长产业链,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