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7545  17553  17559  17563  17569  17571  17575  17581  17583  17589  17595  17599  17601  17605  17611  17613  17619  17623  17625  17629  17631  17635  17637  17639  17640  17641  17643  17644  17645  17647  17649  17653  17655  17659  17661  17665  17671  17673  17679  17683  17685  17689  17695  17701  17703  17709  17713  17715  17721  17725  17731  17739  447090 

18.请解释文中划线的“畏惧者最终没有畏惧,没有畏惧者最终会畏惧。”这句话的意思(4分)

 

 

试题详情

17.小说开头一段对静思崖自然环境和游人的描写具有什么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6分)

 

 

试题详情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建炎初年,朱弁诸多要求出使金国,到了那里,为宋朝做了许多和解两国关系的工作。

B.面对难得的回国机会,朱弁坚决地留了下来。他要求王伦留下官印作为信物,与官印同睡同起。

C.金人对朱弁威逼利诱,要他到国贼刘豫那里去当官,朱弁宁可饿死,也绝不失节屈从。

D.在金人威逼朱弁换官时,朱弁坚决不从,要求和他一起被掠的人,抢先杀死他,为他立碑。

试题详情

14.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朱弁具有“民族气节”的一组是(3分)

①当遣一人诣元帅府受书还              ②愿正使受书归报天子,成两国之好   

③弁固拒驿门,忍饥待尽,誓不为屈      ④言可从从之,不可从则囚之、杀之   

⑤上国之威命朝以至,则使人夕以死      ⑥众皆泣下,莫能仰视

A.①④           B.③⑤          C.①⑤               D.②⑥

试题详情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既冠,入太学,晁说之见其诗,奇之    奇:以……为奇

B.又忍北面臣之,吾有死耳              北面:面向北

C.杀行人非细事,吾曹遭之,命也        吾曹:我们这些官员

D. 金人知其终不可屈,遂不复强          强:勉强

试题详情

11.下面是一个生活片段,读后请写出你的感悟。(3分)

试题详情

10.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景。诗人用意遣词都十分精细。在风中摇曳的松枝、桂树露出了萧瑟秋意,烘托出禅智寺的冷寂。

B.颔联中的青苔、白鸟,似乎是所见之物,信手拈来,却使人倍觉孤单冷落。

C.从颈联中可以获知禅智寺的周围树林茂密,阳光几乎透射不进,夕阳西下时,沉沉的暮霭产生了。

D.尾联中诗人感慨系之:身处如此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却只能在静寂的禅智寺中凄凉度日。想到国家衰败这一局势,诗人的伤感油然而生。

试题详情

C.颈联从明暗的变化写静。前句于浓荫暮霭的幽暗中见静;后句从暗中见明来反补一笔,颇得锦上添花之致。

D.这首诗写扬州禅智寺的静,开头用动中一静衬托,结尾用静中一动突出,相映成趣,艺术构思是十分巧妙的。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