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76464  176472  176478  176482  176488  176490  176494  176500  176502  176508  176514  176518  176520  176524  176530  176532  176538  176542  176544  176548  176550  176554  176556  176558  176559  176560  176562  176563  176564  176566  176568  176572  176574  176578  176580  176584  176590  176592  176598  176602  176604  176608  176614  176620  176622  176628  176632  176634  176640  176644  176650  176658  447090 

25、秦始皇“坑儒”和汉武帝“尊儒”主要表明统治阶级

A.打击或扶植儒家学派        B.为选拔封建知识分子扫清障碍

C.打击思想领域中的敌对势力     D.在思想领域加强封建专制

第II卷(非选择题50分)

试题详情

24、关于中国古代史上的绘画成就,表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帛画是秦朝创作的

B.三国时的曹不兴是我国佛像画的始祖

C.顾恺之的代表作是《女史箴图》

D.隋唐时期,山水、花鸟成为绘画的主题

试题详情

23、下列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江堰很好地处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大型生态型水利工程

B.荀子的主张“制天命而用之”,不利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C.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农耕规模缩小,畜牧业扩展,有利于缓解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D.唐诗“忆昨深山里,终朝看火耕”这一现象,对自然生态平衡产生了不利影响

试题详情

22、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张骞在公元前127年发现西域,其对于当时中国人的刺激,就

像后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对于欧洲人的刺激是一样的。”这一观点说明

A.当时中国处在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B.欧洲和中亚各国普遍希望与中国广泛交流

C.开拓了当时中国人的视野,加强了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关注

D.张骞通西域刺激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活动

试题详情

21、宋辽、宋夏、宋金“和议”的共同点不包括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客观上有双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C.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D.赵宋王朝都需交纳“岁币”

试题详情

20、契丹建国后,采取了“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因为

A.中原先进政治制度的吸引      B.辽境内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辽统治者与汉族官僚谋求妥协    D.契丹与汉族的民族矛盾尖锐

试题详情

19、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同之处有

①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②限制了官僚和地主的利益

③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④放松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试题详情

18、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推行变法。变法期间,有这 

样的辩论,文彦博曰:“朝廷施为务合人心,以静重为先……祖宗以来,法制末必皆不

可行……”上(宋神宗)曰:“三代圣王之法,固亦有弊,国家承平百年,安得不小有

更张?”王安石曰:“朝廷但求民害者去之,有何不可?万事颓堕如西晋之风,兹益乱

也。”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文彦博、宋神宗和王安石都在为推进变法出谋划策

B.宋神宗不支持变法继续进行

C.王安石代表改革派,极力推进变法

D.文彦博极力为变法辩护

试题详情

17、北宋时期科举制在唐代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发展,下列不属于北宋科制的是

A.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  B.增加科举取士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

C.在考试方法上采用糊名制      D.殿试成为定制,进士及第者成为“天子门生”

试题详情

16、北宋在军事部署上,最能体现其“强干弱枝”“内外相制”目的的一项措施是

A.解除禁军大将兵权      B.设立枢密院

C.实行更戍法         D.禁军驻守京师和地方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