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76519  176527  176533  176537  176543  176545  176549  176555  176557  176563  176569  176573  176575  176579  176585  176587  176593  176597  176599  176603  176605  176609  176611  176613  176614  176615  176617  176618  176619  176621  176623  176627  176629  176633  176635  176639  176645  176647  176653  176657  176659  176663  176669  176675  176677  176683  176687  176689  176695  176699  176705  176713  447090 

2.1842年后,英国的一所蜡像馆里陈列了一尊林则徐的坐像,仪态庄严,膝上摊开一本用中英文写的《禁烟条例》,这说明                                              (   )

    ①禁烟运动得到英国政府的赞同        ②禁毒对人类文明有贡献

    ③林则徐的开明和爱国精神受到尊重    ④禁毒成为当时世界共识

    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试题详情

1.“康乾盛世”结束仅60多年,中国就沦为西方列强宰割的对象。造成此情况的相关因素是(  )

    A.清朝以天朝大国自居,对外完全隔绝

    B.乾隆后期鸦片大量走私进入中国

    C.西方国家开始进入工业化时代

    D.禁烟运动限制了中外贸易

试题详情

34.(11分)识读以下历史地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安历代城址示意图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两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人口密度图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人口密度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示意图,简要说明西安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1分)

  (2)比较材料二的两幅疆域图,西汉的疆域比秦朝有何突出变化?(1分)这种变化是如何实现的?(3分)

  (3)据材料三画面所示,指出唐朝长安城市建设的突出特点。(2分)比较两图可以看出。日本平城京与唐朝长安城在建筑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试简要说明这一相似现象出现的原因。(1分)

  (4)据材料四中两图分析,我国古代人口分布的“高密区”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的发生说明了什么?(2分)

  (5)通过识读与分析以上历史地图,你对历史地图与历史学习的关系有何认识?(1分)

试题详情

我国自古以来就很重视与世界各国进行友好交往。回答26-30题。

26.《后汉书》记载:“和帝永元九年,班超遣将掾甘英穷临西海而还”,“至恒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瑇瑁,始乃一通焉”。此材料不能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

    A.其中有正史中关于中国同欧洲直接往来的最早记录

    B.此前,中欧两地为加强贸易都进行了不断的努力

    C.说明此时海上丝绸之路已经开通

    D.从大秦至东汉必经中亚的安息

27.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这一情况透露出唐朝                        (   )

    A.农业生产的发达 B.对外交流的繁荣C.西域都护的设置  D.泉州口岸的开放

28.下图是1966年在朝国庆州佛国寺发现的武则天统治时期刻印于中国、后传入新罗的一部佛经经卷。该经卷的发现说明了                                              (   )

  

《陀罗尼经》经卷(部分)

    A.隋唐时期我国已经出现了活字印刷术

    B.唐朝时期朝鲜半岛为连云港水都督府管辖

    C.唐朝时期新罗设立太学、教授佛学

    D.佛教成为唐朝与朝鲜半岛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29.2007年2月,印度那烂陀举行了玄奘纪念堂落成典礼,中印两国领导人应邀出席。印度举行这一盛大庆典主要是因为                                 (   )

    A.玄奘长期生活于天竺那烂陀        B.天竺那烂陀是佛教的延生地

    C.唐代高僧玄奘曾去该地取经        D.玄奘促进了中印文化的交流

30.唐朝与西汉对外往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   )

    A.与东南亚、南亚各国交往密切       B.政治经济制度被一些国家借鉴

    C.交通线路既有陆路,又有海路       D.长安是陆路交通中心

2,4,6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5分)

试题详情

中国自古以来就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成为我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趋势和主流,各民族都为祖国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回答20-25题

20.唐太宗时期开明的民族政策是当时民族关系比较和谐的重要保证。其政策具体的表现有

                                                                (   )

    ①在东突厥地区设都督府,宽待颉利可汗

    ②设置北庭都护符,管辖西突厥故地

    ③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的松赞干布,与吐蕃进行“长庆会盟”

    ④接受回纥部归附,设置瀚海都督府

    ⑤支持皮罗阁统一六诏,册封他为云南王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21.以下图片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中的珍贵文物资源,其分别反应的是          (   )

   

    A.图是1是汉与匈奴的关系,图2是唐与突厥的关系,图3是契丹人生活

    B.图是1是汉与匈奴的关系,图2是唐与突厥的关系,图3是西夏人生活

    C.图是1是汉与西域的关系,图2是唐与突厥的关系,图3是契丹人生活

    D.图是1是汉与西域的关系,图2是唐与突厥的关系,图3是女真人生活

22.下列与西夏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官职分为汉制官职和党项官职       B.宋夏和议,双方约为兄弟之国

    C.保持部落兵制,全民皆兵          D.发现目前最早的木活字佛经印本

23.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女真族                                         (   )

    A.由粟末靺鞨发展而来

    B.完颜部首领阿骨打推行“蕃汉分治”制度

    C.建州等部明初归奴儿干都司管辖

    D.在努尔哈赤时将族名改为满注入

24.下列汉族先进文化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汉代中原地区的铸铁技术传入今新疆地区

    B.契丹族仿照汉字偏旁创造出自己的文字

    C.西夏推行科举制选拔官吏

    D.元朝黄道婆将先进的棉纺技术带回家乡松江

25.中国古代历史上屡次出现南北分裂或对峙,最终多以北方政权统一南方政权为结局。以下哪次统一却改变了这一“定势”                                             (   )

    A.隋朝统一       B.北宋统一       C.明朝统一       D.清朝统一

试题详情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灿烂辉煌,令世界瞩目。回答14-19题。

14.下图为四川成都出土的战国嵌错赏功宴乐铜壶花纹图案。从画面内容我们能够得到的有效信息有               (   )

  

    ①当时四川地区已经开始养蚕缫丝     

    ②当时四川成都的酿酒业进一步发展

    ③反映当时该地区诸侯间征战不断

    ④青铜器装饰已经从过去的图案花纹发展为完整的画面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5.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它依据中国古代历法把正月作为岁首。这一节日最早应起源于                           (   )

    A.秦始皇时期     B.汉武帝时期     C.隋炀帝时期     D.唐玄宗时期

16.下图是1930年在甘肃北部居延汉代烽燧遗址中出土的“汉代木简”,记录了这座烽燧所拥有的兵器及其它驻屯军用品的数目等内容,其中还有东汉和帝“永元”的纪年字样。对上述信息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活字印剧术起源于木简刻字

    B.为便于流传,弃纸而用木简

    C.木简上的文字应该是楷书         

    D.木简仍是当时重要的书写载体

17.魏晋南北朝时期与秦汉时期相比,自然科学的进步表现最突出的方面在于(   )

    A.天文、数学                     B.数学、农学

    C.农学、机械                     D.天文、医学

18.中国是航天技术的故乡。火箭(见下图)是今天航天飞行器的雏形。其源起于(   )

  

    A.隋代          B.唐代         

    C.宋代          D.元代

19.第29届奥运会主会场--“鸟巢”已由构想变成现实。它一方面闪烁着当代建筑科技创新的光辉,另一方面还传承着传统建筑文化的深厚内涵。下列关于中国传统建筑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隋朝宇文恺设计建造的赵州桥,“奇巧固护,甲于天下” 

    B.辽代建造的卢沟桥,以坚固实用和美丽壮观而闻名

    C.北宋李诫编写的《营造法式》,是我国建筑史上的杰出著作

    D.明朝北京城布局精巧,城分三重,皇城在最外层

试题详情

在我国古代社会中,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但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也发展起来。货币、市场、城镇等方面的发展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回答9-13题。

9.白居易的《琵琶行》有诗句:“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诗中提供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   )

    A.商人重金钱不重感情              B.唐朝饮茶之风开始盛行

2,4,6
 
    C.唐朝茶叶商品化程度高            D.交通不便,经商路途遥远

10.对下图所示货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由唐高祖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始铸

    B.唐玄宗前期始铸,因为当时年号为开元,故取名“开元通宝”

    C.是唐朝通用的货币

    D.其范式为以后历代所沿用,沿袭近1300年

11.《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七刻,击征三百而散。”这段材料主要说明          (   )

    A.唐政府限制城市商业的发展        B.唐政府重视城市商业的发展

    C.唐政府重视商品的质量            D.唐代城市实行严格的等级管理

12.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明清之际江浙地区经济特点的是                  (   )

    A.“制造尤工,擅绝海内”           B.“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

    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D.“苏湖熟,天下足”

13.以下对古代市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隋唐时,城市里的固定交易场所“市”

    B.唐朝后期,广大农村都有定期举行的“草市”

    C.北宋时,农村有些集市 逐渐形成固定的市镇

    D.明清时期,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在全国蓬勃兴起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