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进步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重要动力。回答40-43题
|
A.孟子 B.韩非子 C.范缜 D.朱熹
41.下列最能反映鸦片战争之后“向西方学习”新思潮的核心的是 ( )
A.开办近代工厂 B.开矿山
C.学习军事技术 D.介绍西方地理历史知识
42.康有为在论述自己的政治主张正确性的时候,所采用的理论依据是 ( )
A.黄宗羲的主张 B.孔子的学说
C.卢梭的学说 D.天主教的精神
43.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是 ( )
A.辛亥革命、护法运动、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护国运动
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D.戊戌变法、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我国,从资本主义萌芽到近代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一直以来,都处于步履维艰的境地。回答36-39题
36.17-19世纪的中国,在经济领域已经显示出一些新旧冲突变动的征兆,这种从农耕经济中分离出来的迥异于传统模式的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势。这里所说的“迥异于传统模式的变异”,不包括 ( )
A.出现出卖运动力为生的劳动者如机工
B.出现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所有者如机户
C.手工作坊开始出现
D.“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关系形成
37.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生产和西方显露资本主义的曙光,大致处于同一个历史时代。但不久,两者从此进入两种不同的轨道。导致近代前夜中国经济相对迟滞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明清鼎革
B.人口压力过大
C.传统农耕文明的衰弱
D.自然经济的根深蒂固,阻碍社会结构的更新、变革
38.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工业在夹缝中生存,步履维艰,发展缓慢,其原因包括 ( )
①列强的压制 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先天不足
③清政府的盘剥与勒索 ④自然经济的抵制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
39.1913年到1920年,全国新设面粉厂47个,面粉产量增加59倍以上。1922年6月,上海的面粉厂开工者占总数的75%,7月减少至40%。1922-1926年,天津的10家面粉厂有4家倒闭,其余6家屡经改组仍难以维持。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
A.面粉厂属于轻工业,没有长效性
B.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取决于列强的压制程度
C.上海、天津作为重要工业城市受到的压制特别厉害
D.必须发展重工业,改组轻工业
科技文化与社会背景息息相关,是政治经济在文化领域的反映。回答33-35题
3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科技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现出了不少领先世界的成就,其原因包括 ( )
①北方经济的恢复和江南经济的开发 ②少数民族封建化的完成
③外来宗教文化的传播 ④建立在领先世界的秦汉文化的基础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4.隋唐时期,科学技术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走在世界前列。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
②僧一行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
③唐高宗时编修的《四部医典》是当时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④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5.宋元文化与隋唐文化相比,最主要的特点是 ( )
A.走在世界最前列 B.传统科技开始衰落
C.影响并促进了欧亚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
D.诗歌更加繁荣
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到今天,既是传统文化的延续,也是与外来文化融合的结果。回答30-32题
30.丝绸之路把几个文明世界联系起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丝绸之路上第一个远嫁西域的公主是 ( )
A.王昭君 B.文成公主 C.细君公主 D.金城公主
31.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①白马寺是东汉政府在都城建造的佛教寺院
②南朝陶弘景吸收佛教教义,建立起道教神仙体系
③魏晋以后,佛教建塔塑像风行各地,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④佛画是丰富的艺术和历史资料
⑤佛寺景色清幽,多为旅游胜地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2.在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过程中,充当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主要媒介是 ( )
A.开明士大夫 B.新式学堂 C.留学生 D.传教士
“无论黄昏时的树影有多长,它总和树根连在一起。”中华民族的统一终将实现。回答28-29题
28.清朝初年,管辖台湾岛的是 ( )
A.澎湖巡检司 B.台湾省 C.理藩院 D.福建省
29.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侵略台湾的列强是 ( )
A.英国 B.美国 C.荷兰 D.日本
秦汉时期,我国劳动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灿烂的艺术文明。回答26-27题
26.青铜铸造工艺在春秋战国时间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这个时期出现的新技术是 ( )
A.浮雕技术 B.金银错技术
C.夹纻技术 D.平雕技术
27.我国现在最古老的帛画出土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是不同时期、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人民的共同期望。回答23-25题
23.综观我国古代历史,下列封建王朝中,未能真正实现国家统一的王朝是 ( )
A.西晋 B.北宋 C.元 D.清
24.盛世指兴盛的时代。人们通常称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的历史阶段为盛世。一般公认的盛世有西汉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之治,以及清代的康乾盛治等。这些盛世景象的出现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包括 ( )
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②经济发展,生产繁荣
③统治者采取安民政策 ④加强思想控制,严禁外来思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25.1924年,孙中山扶病北上,并发表北上宣言。他在日本神户接见记者时说:“革命以来迭次发生乱事,均因各国援助一派武人,逞其野心所致。故非排除扰乱中国之外国势力,中国之统一和平乃绝不可。”材料所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 )
A.1924年列强开始瓜分中国
B.列强分而治之的侵略政策是造成中国分裂割据的重要原因之一
C.辛亥革命以来中国的社会越来越不稳定,乱事频发
D.袁世凯的北洋军阀是中国和平统一的最大障碍
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回答20-22题
20.关于万里长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与智慧的结晶
B.隔断了长城南北的民族交流
C.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关系的见证
D.大致是历史上农牧两种生产的分界线
21.中国局部抗战时期发生在长城一带的战斗是 ( )
A.平型关大捷 B.雁门关战斗 C.忻口战役 D.收复多伦
22.抗战时期中华民族发出“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呐喊。下列各项最能表现这种精神的是 ( )
A.正面战场的多次会战大量消耗日军
B.中国是大国,能够支持长期战争
C.建立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敌后战场抗击大部分侵化日军
江南开发是我国古代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回答18-19题
18.下列各项与江南地区持续开发无关的是 ( )
A.西汉时期西域作物的引进 B.隋朝开凿大运河
C.宋朝时北方作物向南传播 D.靖康之变后宋室南迁
19.下列史实不属于江南经济发展现象的是 ( )
A.春秋时期楚相孙叔敖修芍陂
B.隋唐时期成为粮食重要产地
C.明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蓬勃兴起
理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是中国政治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回答14-17题
14.“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划制度从萌芽、出现到完全确立和全面推行,即从春秋初期至秦始皇统一全面实行郡县制,大约经过5个世纪的漫长历程。其过程与中央集权制度的萌芽、再现和全面确立几乎是同步的。”在此过程中,在一个诸侯国范围内普遍实行县制开始于 ( )
A.管仲在齐国的改革 B.韩赵魏三家分晋
C.李悝在魏国的改革 D.商鞅在秦国的改革
15.北宋和明朝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措施的相似之处是 ( )
A.由文官出任地方行政长官 B.行政权与军权、财权分离
C.设通判监督地方行政长官 D.通过特务机构控制地方官员
16.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元史》卷91)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容易产生割据局面。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依据材料分析,元朝的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主要是因为 ( )
A.采用了传统的地方分权制度 B.尽量缩小行省的管辖区域
C.依据山川走势划分行省辖区 D.利用山川形势制约地方势力
17.民国初年,地方割据势力蜂起,中央政府的权威受到极大的削弱。以下对其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掠夺 B.近代工商业发展程度较低
C.政党政治削弱了行政效率 D.频繁战乱破坏了政治秩序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