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76708  176716  176722  176726  176732  176734  176738  176744  176746  176752  176758  176762  176764  176768  176774  176776  176782  176786  176788  176792  176794  176798  176800  176802  176803  176804  176806  176807  176808  176810  176812  176816  176818  176822  176824  176828  176834  176836  176842  176846  176848  176852  176858  176864  176866  176872  176876  176878  176884  176888  176894  176902  447090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促进了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回答15-19题。

15.中共“二大”和“十三大”的共同点是                               (   )

    A.决定进行国共合作               B.对当时的社会发展阶段作出了科学论断

    C.及时总结了革命的经验教训        D.变革土地所有制,发展农村经济

16.中共“八大”为中国共产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做出重大贡献,主要表现是(   )

    ①把经济建设确定为党的中心任务②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阶段的主要矛盾

    ③首次提出建设工业国的总任务  ④强调制定经济建设方针必须适合实际情况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7.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福建被确定设置经济特区的有利条件是          (   )

    A.靠近举世澳、华侨众多            B.经济发展较快,经济总量大

    C.历史上是最早开放的地区          D.资源丰富,劳动力素质高

18.“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对这句1978年出自安徽凤阳农民的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

    ①概括了包干到户的优点                 ②表达了对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拥护

    ③说明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经济注入了活力④说明农民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19.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改革的实践中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这条道路就是               (   )

    A.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        B.确立土地承包关系

    C.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D.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

试题详情

    中国近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一直在探求救国救民的重要课题。回答11-14题。

11.面对19世纪末瓜分豆剖的危机,如何自救?中国人对这一艰深时代课题的回答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入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2.“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3年前后,在孙中山经历了一次次失败之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时,你应该这样回答他                        (   )

A.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资本主义,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后卷土重来

B.继续承认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利益,以寻求其更大更广泛的支持

C.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倒向革命者,建立和巩固政权

    D.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要联合中国共产党,广泛发动人民群众

13.针对党内“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毛泽东撰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著述,作出了肯定的回答。毛泽东所说的红色政权,最选建立的是   (   )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晋察冀革命根据地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湘赣革命根据地

14.就如何看待中国近代民族独立与近代化关系的问题,比较符合近代中国实际的回答是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先进行近代化,实现国家富强,才能真正实现民族独立

    B.“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证明,只有走“实业救国”的道路才能达到民族独立的目的

    C.实现民族独立和实现现代化同步进行,一旦民族独立实现,近代化也就完全实现了

    D.从近代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探索的结果看,只有先实现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近代化

试题详情

    有史学家认为,湖南名人辈出,对中国历史影响巨大。回答6-10题。

6.魏源编纂的《海国图志》,是一部关于世界地理、历史及西方政教国情的总集。魏源在书中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郡(州)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皇帝)之局,而人心翕然。”魏源最向往的是那一国的制度?他这一段文字在当时有何影响?         (   )

    A.美国:引起当时人们的激烈讨论,遂有清末的变法

    B.英国:人们颇有同感,认为应该“师夷长技以制夷”

    C.美国:尽管少有人理解,也少有人谈及,但还是有一定启迪作用

    D.英国:当时人们对此理论多不理解,只重视船坚炮利

7.下列对曾国藩的评价                                               (   )

    ①是镇压农民反帝爱国运动的清军将领 ②是中国近代早期军事工业的创办者

    ③是中国近代最早民用工业的创办者    ④是洋务运动在中央的代表人物

    A.①②正确,③④不正确            B.①②不正确,③④正确

    C.①③④不正确,②正确            D.②③④不正确,①正确

8.下列维新变法的相关史实中,发生在湖南的是                          (   )

    A.陈宝箴支持变法运动              B.谭嗣同慷慨就义

    C.梁启超主编《时务报》            D.康有为创办强学会

9.宋教仁组建国民党,想通过责任内阁限制袁世凯权力的尝试以失败告终,这说明了(   )

    A.政党政治不符合中国国情          B.中国不具备实行民主政治的条件

    C.《临时约法》存在严重缺陷         D.西方式的议会道路在近代不能拯救中国

1,3,5
 
10.在中国民主革命的长期实践斗争中,毛泽东做出的彪炳史册的贡献有        (   )

    ①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②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③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④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试题详情

    社会生活的变化,反映着时代的变迁。回答1-5题。

1.中原地区大量种植葡萄和石榴,其栽种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以下哪个历史事件以后(   )

    A.秦始皇统一河套地区之后          B.昭君出塞之后

    C.班超经营西域之后               D.张骞通西域之后

2.下列各项有关唐代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旧唐书》记载,中原“士女皆竟衣胡服”

    B.外国的刀豆、菠菜、甘薯等相继传入中国

    C.扬州的民众可在繁华的夜市上购买生活用品

    D.从江南地区到洛阳可乘船走大运河,也可骑马走驿路

3.从“老爷”“大人”到“同志”“先生”的称谓变化主要反映了              (   )

    A.资本主义经济代替封建经济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

    B.资产阶级的民主、平等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C.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D.西方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侵略

4.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验情形的是     (   )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

    C.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旅游          D.电话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

5.19世纪中期,欧洲一部分女权主义者提出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并设计试穿了短裙和女工长裤,女工的服装有所简化。出现这一服装改革潮流的社会根源是    (   )

    A.工业化使大量妇女参加工作        B.民主运动的推动

    C.社会审美观的改变               D.妇女的政治地位大为提高

试题详情

30.1985年法国总统密特朗倡议制定“尤里卡计划”呼吁西欧国家在光电子学等尖端领域展开合作,建立“科技欧洲”。提出该计划的目的是                                  (   )

    A.推进政治一体化的进程         B.加强科学研究的支持

    C.提升高科技领域竞争能力        D.加速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

1,3,5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计40分)

试题详情

29.下图体现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   )

        

    A.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B.经济全球化

    C.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D.经济区域化

试题详情

28.苏联的1936年宪法和新中国1954年宪法的相似之处是                   (   )

    A.颁布的背景是两国已实现工业化     B.两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

    C.两者都属于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确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制度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