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76908  176916  176922  176926  176932  176934  176938  176944  176946  176952  176958  176962  176964  176968  176974  176976  176982  176986  176988  176992  176994  176998  177000  177002  177003  177004  177006  177007  177008  177010  177012  177016  177018  177022  177024  177028  177034  177036  177042  177046  177048  177052  177058  177064  177066  177072  177076  177078  177084  177088  177094  177102  447090 

31.(12分)

   材料一  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费累百万。

--《宋史》

   材料二  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 (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材料三  (王安石 )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苏辙《栾城三集》

   材料四  (司马光 )请更张新法 ,日:“……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遂至民多失业,闾里怨嗟。……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

                              --《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导致北宋“积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

  (2)材料二中提及的王安石变法针对“积贫”采取的措施中,有利于改善民生的主要措施有哪些?概括王安石变法取得的成效。(6分)

  (3)依据材料三,材料四,指出王安石“新法”遭到废除的原因。(4分)

试题详情

30.1689年《权利法案》和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的共同之处在于        (   )

    A.确立责任内阁制                B.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基础   

    C.规定首相对议会负责              D.确立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

试题详情

29.近十多年来,家谱作为一种历史文献,受到了史学界的高度重视,成为除正史、方志、考古资料以外最重要的资料来源。家谱取得这一地位的最主要原因是它  (   )

    A.记载了某一家族的兴衰荣辱         B.能弥补正史缺载方志粗疏的缺陷

    C.增加了历史材料的种类数量         D.能起到凝聚社会群体力量的作用

试题详情

28.如图所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最早出现在               (   )

   A.①②          B.②③          C.④③          D.②④

试题详情

27.下列不属于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的是                                (   )

     A.形成了一批具备新意识的近代知识分子 

    B.革新了中国政治制度

     C.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D.起到了思想解放,开创时代新风的作用

试题详情

26.戊戌变法运动突出的历史功绩是                                    (   )

    A.挽救民族危亡   B.推动政治改革   C.发展社会经济   D.促进思想解放

试题详情

25.在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主张中都有所体现的思想是                 (   )

     A.民主共和       B.君民共主       C.君主立宪       D.民权

试题详情

24.改革政治体制是戊戌变法运动的主题之一,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发布诏令有   (   )

     A.裁撤部分中央机构           B.设立议院

     C.制定宪法               D.设立制度局主持新政

试题详情

23.维新思潮同洋务思潮相比,根本区别是                               (   )

    A.时代背景不同              B.阶级基础不同

    C.政治目标不同              D.思想观点不同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