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回答24-25题。
以史为鉴,总结经验教训,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目的。回答22-23题。
22.下图是美国的一幅宣传画,图中炮筒上分别绘有英、美、中、苏等国的国旗。通过这幅宣传画,我们可以感知到
A.协约国力图瓜分世界和称霸,是导致世界大战的原因
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C.强大的军事实力,是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的保障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已成为时代趋势
23.化解矛盾,实现携手发展,是二战后法德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两国的经济合作开始于
A.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 B.共同加入北约组织
C.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D.经济全球化
21.今年是周恩来诞辰110周年,与周恩来有关的史实有
①参加中共“一大” ②领导南昌起义
③九一三事件后,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④同基辛格会谈,谋求中美两国关系改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回答19 -20题。
19.“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是(共产党宣言)的开篇词。下列关于这个“幽灵”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工人协会起草的政治纲领
B.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是它得以“游荡”的根本推动力
C.巴黎公社革命是其最早的尝试
D.十月革命使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
20.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表现不包括
A.形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B.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C.采取赎买政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D.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民生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回答17-18题。
17.(原创)“在土地已经分配区域,保证一切取得土地的农民私有土地。在土地未经分配区域,保证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及债权……政府对租佃关系及债务关系加以合理的调整。”该段材料反映的土地政策是哪个时期实行的?
A.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新中国成立初期
18.(原创)赫鲁晓夫时期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农业改革的举措有
①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②提高集体农庄对国家的义务交售制
③开垦荒地,扩大玉米种植面积
④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A.①③ B.②④ C. ①② D.③④
西藏地区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成长历程息息相关。回答15-16题。
15.下列关于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对西藏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元朝设立宣政院辖地 ②明朝在西藏地区设立卫所
③清朝任命法王为最高僧官 ④清朝向西藏派遣驻藏大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原创)下列举措,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西藏地区的高度重视。按其存在时间的久远排序,正确的是
①签订《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②西藏自治区的建立
③青藏公路建成 ④成立西藏大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③②④ D.②①③④
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回答12-14题。
12.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部分土地给列侯,这些列侯
A.归中央直辖 B.归王国管辖 C.归行省管辖 D.归郡管辖
13.“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监郡,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材料描述的是
A.西汉的刺史 B.北宋的通判 C.明朝的锦衣卫 D.清朝的军机大臣
14.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是洛克分权思想的继续和发展,“发展”的主要表现是
A.君主掌握行政权 B.国会掌握立法权 C.司法权独立 D.社会契约论
本部分共35题,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40.(33分)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0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度尼西亚召开。根据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由一万多个岛屿组成,全国海拔低于200米的平原占总面积的50%(下图)。由于自然灾害和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印度尼西亚已“丧失”了20多座岛屿,如果政府不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印度尼西亚将“丧失”更多的岛屿。
(1)说出印度尼西亚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3分)
(2)分析印度尼西亚“丧失”岛屿的原因。(7分)
材料二 生态环境与历史发展密切相关,河西走廊的变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例证。
汉唐时期河西走廊示意图
(3)依据图文资料,分析河西走廊在唐宋前后历史地位的变化及原因。举例说明该地区在汉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9分)
材料三 气候变化是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由于发达国家长期温室气体排放和当前高人均排放是导致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而发展中国家历史上温室气体排放量极少,却成为气候变化的主要受害者。为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出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发达国家承担历史责任,率先减排,同时要求发展中国家也应积极采取措施,控制温室气候排放的增长速度,以共同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4)结合材料说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出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及做法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哲学道理。(10分)
(5)面对气候变化,从长远看,各国都希望保护环境,从而使自己免受气候变化带来的灾难。但从近期看,许多国家又都不愿意先采取气候变化减缓行动。从政治常识角度说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4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