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77239  177247  177253  177257  177263  177265  177269  177275  177277  177283  177289  177293  177295  177299  177305  177307  177313  177317  177319  177323  177325  177329  177331  177333  177334  177335  177337  177338  177339  177341  177343  177347  177349  177353  177355  177359  177365  177367  177373  177377  177379  177383  177389  177395  177397  177403  177407  177409  177415  177419  177425  177433  447090 

9.下列太平天国的主张,直接体现抗灾意愿的是

选项
A
B
C
D
《天朝田亩制度》内容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
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迁彼丰处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资政新篇》内容
统一政令,依法治国
听取社会舆论;反对迷信
兴办保险事业
兴办医院和慈善机构

试题详情

8.《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试题详情

7.下列各项中,分割宰相军权的官职是

A.秦朝的御史大夫   B.汉朝的刺史  C.唐朝的节度使    D.宋朝的枢密使

试题详情

6.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试题详情

5.《旧唐书·良吏传》记载了一名叫王方翼的官员,“(高宗)永徽中累授安定令,诛大姓皇甫氏,盗贼止息,号为善政”。当时此类的记载尚有许多。这说明

A.官府与大姓的关系是地方治理的关键   B.朝廷一直压制门阀

C.朝廷对地方缺乏影响力         D.士族大姓势力膨胀导致割据

试题详情

4.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

试题详情

3.刘邦在位末年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其目的在于

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禁止分封异姓王侯

C.鼓励臣民建立军功       D.安抚汉初以来的功臣

试题详情

2.“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

试题详情

1.下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 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