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77305  177313  177319  177323  177329  177331  177335  177341  177343  177349  177355  177359  177361  177365  177371  177373  177379  177383  177385  177389  177391  177395  177397  177399  177400  177401  177403  177404  177405  177407  177409  177413  177415  177419  177421  177425  177431  177433  177439  177443  177445  177449  177455  177461  177463  177469  177473  177475  177481  177485  177491  177499  447090 

7.西欧有一句名言:“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结合对古代科技史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B.古代欧洲的科技成就比中国的科技成就更高

C.欧洲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形成近代科学

D.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

试题详情

6.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的社会背景是

A.社会动荡矛盾尖锐          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封建制度最终确立

试题详情

5.都城,往往是农业社会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而从下图(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的城市布局上可以看出,都城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 实际上它反映了

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统治阶级的重视

C.吸收国外建都的经验         D.重农抑商的政策

试题详情

4.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试题详情

3.魏征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贤臣,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魏征病死,唐太宗很难过,亲自去他家吊唁,这在古代中国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可是在魏征死后,唐太宗听信传言怀疑魏征生前在朝廷私营结党的嫌疑,沽名钓誉,他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一段君臣佳话,竟以此为终,让人叹息。唐太宗对魏征的态度生前死后的截然不同反映的实质是

A.魏征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

B.君主专制统治需要

C.魏征生前在朝廷搞阴谋活动,人品不正,没有体现一个臣子应有的人格价值

D.教育朝廷大臣学会做人

试题详情

2.下图是1930年在甘肃居延注代烽燧遗址中出土的《汉代木简》。它记录了这座烽燧所拥的兵器及其它驻屯军用品的数目,其中有东汉和帝“永元”的纪年。对上述信息的认识正确的是 

   A.活字印刷术起源于木简刻字

   B.为便于流传,弃纸而用木简

C.木简上的文字应该是楷书

D.木简仍是当时重要的书写载体

试题详情

1.从商朝甲骨文演变到现今使用的汉字经历了三千多年,下图所示说明了文字演变的主要规律是由繁到简、从难到易。决定其如此演变的因素有 ①古代帝王所创造 ②受书写工具影响 ③有利于交流传播 ④摒弃文化传统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试题详情

29.(14分)中共“十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联系史实回答:

(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分别是在中国共产党哪次代表大会上确立的?(4分)这些理论创新成果反映了怎样的共同特点?(2分)

(2)结合这些理论的主要内容,分别说明其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所起的作用。(8分)

试题详情

28.(12分)有人认为,“宋朝时的中国正朝着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但这一潜在的可能从未实现。……宋朝时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的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结合宋朝至明清时期的有关史实回答:

(1)联系有关史实分析宋代“这一潜在的可能从未实现”的原因。(6分)

(2)为什么“海上强国的方向”及“商业革命”在明清时期未对中国社会产生实质性影响?(6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