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77444  177452  177458  177462  177468  177470  177474  177480  177482  177488  177494  177498  177500  177504  177510  177512  177518  177522  177524  177528  177530  177534  177536  177538  177539  177540  177542  177543  177544  177546  177548  177552  177554  177558  177560  177564  177570  177572  177578  177582  177584  177588  177594  177600  177602  177608  177612  177614  177620  177624  177630  177638  447090 

2. “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

试题详情

1. 下图是秦阳陵虎符,铜铸,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在-----,左在阳陵。”将帅发兵时必须左,右半符验合后方能生效。  上文“右在”后面的“----”应是                        (   )

A.皇帝            B.太尉         C.御史大夫        D.丞相

试题详情

30.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反对的是   (   )

    A.民主共和制度                  B.中央集权制度

    C.专制主义制度                  D.君主立宪制度

第Ⅱ卷(非选择题)

试题详情

29.《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                          (   )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试题详情

28.有人将明清时期的中西方科技比喻为“近代科学的晨光与传统科技的晚霞”。这里的“晚霞”是指                           (   )

    A.集大成的科技著作涌现            B.官方编纂的大型图书成就突出

    C.古典小说蓬勃发展              D.早期反封建的民主启蒙思想的出现

试题详情

27.下列有关“改土归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改土归流”改变了西南地区落后闭塞和割据纷争的局面

   B.明清时期,“改土归流”的地区有限,西南的大部分地区,如云贵等地仍实行土司制度

    C.“改土归流”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直接统治

    D.明清两代都实行过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

试题详情

26.明清时期引进、推广高产作物玉米和甘薯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   )

    ①养活了众多人口                  ②经济作物专业生产区域扩大

    ③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④提高了农业生产商品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