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77988  177996  178002  178006  178012  178014  178018  178024  178026  178032  178038  178042  178044  178048  178054  178056  178062  178066  178068  178072  178074  178078  178080  178082  178083  178084  178086  178087  178088  178090  178092  178096  178098  178102  178104  178108  178114  178116  178122  178126  178128  178132  178138  178144  178146  178152  178156  178158  178164  178168  178174  178182  447090 

16.200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在给内蒙古自治区的贺电中说:“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民族实际相结合的一个伟大创举。”这里的“伟大创举”是指             (   )

    A.率先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B.率先赢得了民族独立

    C.政府组成人员全部来自少数民族     D.率先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

试题详情

15.下图反映的运动对中国广大农村曾产生了很大影响,其相同之处是           (   )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A.以过渡时期总路线为指导

    B.提高了农村经济公有化程度

    C.充分调动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D.奠定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试题详情

14.1948年9月,中共中央因势利导,把人民解放战争引向战略决战,其有利条件包括(   )

    ①解放区土地改革已基本完成         ②东北、华北、华东三大解放区已连成一片

    ③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已超过敌军      ④人民解放军已具备攻打大城市的作战能力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试题详情

13.下图是苏维埃颁发给农民的耕田证书,说明当时实行的土地革命路线的实质是(   )

    A.按农村人口绝对平均分配          B.苏维埃政府掌握土地所有权

    C.农民集体所有制的土地制度        D.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

试题详情

12.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民》一文,大声疾呼“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九国公约》的签订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D.《辛丑条约》的签订

试题详情

11.下列四幅图片中,最能体现20世纪初中国政治民主化成果的是            (   )

      

     A          B         C          D     

试题详情

10.《台湾人民抗战檄文》中有下列文字:“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吾大清国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有贼臣焉,大学士李鸿章也,……大清国列祖列宗与汝有何仇乎?太后、皇上与汝有何仇乎?汝既将发祥之地,陵寝迫近之区割媚倭奴,祖宗有知,其谓我太后、皇上何?”其中,“陵寝迫近之区”指的是     (   )

   A.辽东半岛      B.台湾岛        C.澎湖列岛       D.山东半岛

试题详情

9.下列历史文献中,顺应了近代化趋势的有                              (   )

    ①《海国图志》    ②《天朝田亩制度》③《资政新篇》    ④《孔子改制考》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试题详情

8.“合众国民人在中国各港口,自因财产涉讼,由本国领事等官讯明办理……”这一不平等条约中的内容损害了中国的                     (   )

   A.贸易主权        B.领土主权       C.司法主权       D.领海主权

试题详情

7.中国人最早知道哥伦布发现美洲是在明朝万历年间,当时西方最早来华的传教士将世界五大洲的地理知识介绍到中国,中国人开始了解新大陆和哥伦布。最早来华的传教士应该是指                        (   )

    A.南怀仁        B.汤若望         C.利玛窦        D.郎世宁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