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77990  177998  178004  178008  178014  178016  178020  178026  178028  178034  178040  178044  178046  178050  178056  178058  178064  178068  178070  178074  178076  178080  178082  178084  178085  178086  178088  178089  178090  178092  178094  178098  178100  178104  178106  178110  178116  178118  178124  178128  178130  178134  178140  178146  178148  178154  178158  178160  178166  178170  178176  178184  447090 

    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中国走出了一条令世界瞩目的道路,中国    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完成38~48题。

38.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以改善民生为直接目的而采取的措施是           (   )

    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B.合力调整私营工商业

    C.发动“银元” 之战、“米棉之战”   D.开展“三反”、“五反”运动

39.被誉为“企业大王”的刘洪生,1930年在上海创办彰化毛纺织厂。1954年该厂改名为中国毛纺织厂。在庆祝会上,有人高呼:“资产阶级20年来剥削工人的日子从此一去不复返!”赢得人们的热烈掌声。这一史实反应的是新中国        (   )

    A.合理调整工商业                 B.打击不法资本家的进攻

    C.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0.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反映了     (   )

    A.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        B.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一五”计划已经超额完成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

41.中国在历次工业革命中都因各种原因而“迟到”,第三次“迟到”的政府因素是(   )

    A.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包围

    B.“左” 倾错误发展和自我封闭政策

    C.苏联实行控制中国的政策,中苏关系恶化

    D.优先发展重工业

42.1975年的全面整顿与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二者的共同点是     (   )

    A.破除“两个凡是”               B.纠正经济工作中的“左” 倾错误

    C.批判“四人帮”                 D.纠正“文革”的“左” 倾错误

4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

    A.与当时农村生产力相适应          B.符合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需要

    C.是对农村土地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D.是我国农村农业结构调整的核心

44.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1978年我国城市数量为193个,1997年668个,   其中以中小城市的增长最为迅速,这主要是由于                    (   )

    A.经济特区的设立                 B.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

    C.沿海城市的开放                 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45.1980年,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20世纪90年代,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的原因是

                                                            (   )

    A.毗邻港澳       B.政策扶持       C.科技先进       D.资源丰富

46.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且日益融入世界潮流之中。下列关于新中国外   交历程的表述,准确的是                       (   )

    ①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求同存异”方针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③中国的“乒乓外交”打开对外关系新局面

    ④新时期实行独立自主的不结盟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7.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   集团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里的“转折”是指       (   )

    A.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日邦交关系正常化              D.苏联的实力超过了美国

48.“无论黄昏时的树影有多长,它总和树根连在一起。”中华民族的统一终将实现。中华人   民共和国最早提出“海峡两岸首先实现通航、通邮、通商、探亲旅游”建议的是(   )

    A.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B.《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C.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D.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试题详情

    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了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终  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完成30~37题。

30.面对北洋军阀的统治,几经挫折的国民党与共产党都认识到,必须以革命的武装对付武   装的反革命,为此,国民党在1924年采取的措施是                                (   )

    A.与共产党合作建立革命军          B.与共产党合作建立北伐军

    C.与共产党合作改组国民党          D.与共产党合作建立军事学校

31.20世纪30年代初,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治文明建设取得的突出成就是        (   )

    A.开展土地革命没收地主土地        B.实行“三三制”民主政权

    C.制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        D.粉碎国民党军队“围剿”

32.美国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1936年访问某一地区时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竞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英,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和抗日胜利的曙光。这一地区指的是

                                                            (   )

    A.土地革命时期的中央革命根据地

    B.邓小平领导建立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C.红一方面军结束长征到达的陕甘根据地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3.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   )

    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B.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4.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表述全面的是               (   )

    ①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②国民大革命期间领导了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③抗日战争中领导人民坚持抗战取得了最终胜利

    ④挫败了二战后美国的扶蒋反共的远东战略企图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5.1946年夏报刊上有人用了下列标题作为文章标题,其中哪一项描述最符合事实(   )

    A.“宜将乘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B.“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

    C.“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正忙”

    D.“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

36.下列事件对于中国共产党实现工作重心转移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   )

    ①遵义会议        ②文家市决策      ③西安事变        ④七届二中全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37.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是                             (   )

    A.继续实行减租减息               B.实行土地公有制

    C.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            D.保留富农土地

试题详情

    先进的资本主义文明和落后的封建文明发生了尖锐的冲突,在这场冲突较量中,近代中国付出巨大代价。随之,中华民族的抗争探索也揭开了悲壮不屈的一幕。完成19~29题。

19.在近代中国,协定关税特权逐步为西方列强共享,反映这一过程的条约包括   (   )

    A.《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B.《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C.《望厦条约》《黄埔条约》《辛丑条约》

    D.《黄埔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20.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             (   )

    A.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C.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D.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21.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   气。”这表明他主张                                        (   )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22.当甲午中日战争正在进行时,恩格斯就预言:“中日战争意味着古老的中国的终结,意   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或逐渐的革命化。”其中的“革命化”是指   (   )

    A.将导致中国社会性质的根本变化     B.将发生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

    C.民族资本主义将会进一步地发展     D.中国将进一步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23.导致近代中国人由学习西方“器物”转向学习“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   )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   D.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政治舞台

24.鸦片战争前的清政府由理藩院代管外交;鸦片战争后,被迫设立“五口通商大臣”,办理对外事宜;1861年设立的总理衙门,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对上述材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列强侵略导致清政府外交政策变化   B.中国由传统理藩外交转向近代外交

    C.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D.加强了清政府与外国的联系

25.下列关于清政府“预备立宪”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其目的是为了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

    B.清政府确定了立宪时间并信守承诺付诸实践

    C.《钦定宪法大纲》反映了君主立宪的改革方向

    D.“皇族内阁”的设立使清政府陷于空前的孤立

26.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骞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                           (   )

    A.实业救国                      B.工商皆本

    C.重利轻义                      D.重商轻农

27.近代中国曾出现许多期刊,其中部分存在时间较短,影响也不大,但期刊的名字却反映出时代气息,例如:曙光、新社会、进步青年、新气象、新生、新中国、自由、新妇女等,这些期刊表达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的主旋律是        (   )

    A.爱国主义                      B.民主科学

    C.追求真理                      D.平等进步

28.史学界把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称为近代化运动,因为他们都要求(   )

    A.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B.民主和科学

    C.彻底废除旧制度                 D.发扬新思想,弘扬新文化

29.“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以上这副对联反映的   历史事件是              (   )

    A.保路运动                      B.五四运动

    C.五卅运动                      D.一二·九运动

试题详情

    中国是文明古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丰富灿烂,世界领先。完成16~18题。

16.中国早期的“火箭”与现在的火箭都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原理。如果您要查找火药武器的   最早记录应查阅                          (   )

    A.《史记》        B.《汉书》        C.《唐书》        D.《清史稿》

17.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的散曲、小说,这反应了    (   )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B.城市经济逐步繁荣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18.春秋战国作为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同时也是一个思想流派纷呈的时期。下列春秋战国   时期提出的思想,至今对构建和谐社会仍产生着积极影响的是        (   )

    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兼相爱,交相利”               ④人贵贱有“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试题详情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频繁,促进了中外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完成13~15题。

13.中国开始走向海洋的一个重要标志是                                (   )

    A.大秦王安敦派使者从海道来中国

    B.张骞开通了通往西亚和欧洲的“丝绸之路”

    C.汉武帝以后,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

    D.甘英出使大秦,到达波斯湾

14.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的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与火器

15.2007年7月31日,“丝绸之路”途经国家就“丝绸之路”联合申遗达成共识,希望这条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交流与融合的贸易往来之路、文化交流之路称为全世界的共同遗产而被永世铭记、永远呵护。下列能作为我国申报丝绸之路条件的是   (   )

    ①开封古城        ②古长安城        ③大同云冈石窟    ④敦煌莫高窟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统一、融合、进步一直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完成10~12题。

10.我国古代中央政权对西北地区的管理和开发,首先考虑的问题大多是        (   )

    A.平定叛乱,巩固边疆              B.屯田垦荒,发展经济

    C.推行和亲政策                   D.设置机构,进行管辖

11.西藏史籍《萨迦世系史》载:“元帝辖十一行省,西藏之地面虽不足一行省,但因它是思巴(吐蕃的大喇嘛,元世祖让他主持宣政院)的住地和教法所在,故作为一省委付于思巴。”以上材料表明            (   )

    ①西藏已经正式称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

    ②元皇帝重视利用宗教来进行统治

    ③思巴是西藏地方的宗教领袖和行政长官

    ④思巴也是元朝中央政府中的高级官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下图中所呈现的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字出现于                        (   )

    A.秦汉时期       B.魏晋南北朝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试题详情

    中国式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经济的发展,为文明的萌生和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经济    基础。完成5~9题

5.唐朝白居易的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不丁不入军。家家守村

  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   )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被史学界称之为“我国古代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的是         (   )

7.下图是我国农业税被废止而发行的一枚邮票。中国农业税开始于          (   )

A.初税亩        B.编户齐民       C.两税法        D.一条鞭法

8.在农耕经济时代,赋役制度既关系到小农的经济负担又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明朝“一  条鞭法”和清朝“摊丁入亩”所体现的倡导者的理财思想是                         (   )

    A.轻徭薄赋       B.勿夺农时       C.平均负担       D.开源节流

9.某中学高中历史选修班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  观点的根本原因”时,众说纷纭。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

    B.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

    C.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

    D.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