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78053  178061  178067  178071  178077  178079  178083  178089  178091  178097  178103  178107  178109  178113  178119  178121  178127  178131  178133  178137  178139  178143  178145  178147  178148  178149  178151  178152  178153  178155  178157  178161  178163  178167  178169  178173  178179  178181  178187  178191  178193  178197  178203  178209  178211  178217  178221  178223  178229  178233  178239  178247  447090 

14.据《欧洲家庭史》记载,在19世纪的西欧,“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组群。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同时,“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这一种众多的现象。”这反映了                                     (   )

    ①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的变化       

    ②雇佣劳动制促进人口流动

    ③封建经济解体,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增多                

    ④年轻人独立意识增强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13.工厂制在英国工业革命中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市场需求急剧扩大               B.工人数量急剧扩大

    C.机器生产发展的需要              D.国家管理经济的需要

试题详情

12.下表反映1500-1800年间欧洲主要国家商船抵达亚洲的数量。结合所学知识和表格信息,可以得出的推论是                      (   )

    国家
数量(艘)
1500-1599(年)
1600-1700(年)
1701-1800(年)
葡萄牙
705
371
196
荷兰
65
1770
2950
英格兰
-
811
1865
欧洲合计
770
3161
6661

    --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A.16世纪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最多,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B.17到18世纪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率高于英格兰

    C.18世纪葡萄牙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减少,转而致力开辟新航路

    D.18世纪英格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迅速,有成为海上霸主的趋势

试题详情

11.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使人们“开眼界”的是           (   )

    A.电视          B.电影          C.报纸          D.广播

试题详情

10.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人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这说明                   (   )

    ①政治革命起了移风易俗的作用       ②政治革命引起了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 

    ③人们的民主观念有了某些增强       ④民众盲目模仿西方生活方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9. 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   )

    A.垄断贸易的要求                 B.商品输出的要求

    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               D.资本输出的要求

试题详情

7.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

                                                                (   )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此资料来自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试题详情

6.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制瓷、矿冶等于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试题详情

5.《九章算术》中的《均衡章》第27题:“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问本持米几何?”答曰:十斗九升八分之三。这则材料本质上反映了                  (   )

    A.实行抑商政策                   B.汉代关税的数额相当高

    C.农业的重要地位                 D.对“市”的严格管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