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78247  178255  178261  178265  178271  178273  178277  178283  178285  178291  178297  178301  178303  178307  178313  178315  178321  178325  178327  178331  178333  178337  178339  178341  178342  178343  178345  178346  178347  178349  178351  178355  178357  178361  178363  178367  178373  178375  178381  178385  178387  178391  178397  178403  178405  178411  178415  178417  178423  178427  178433  178441  447090 

23.近代中国曾出现许多期刊,其中部分存在时间较短,影响也不大,但期刊的名字却反映出时代气息,例如:曙光、新社会、新中国、进步青年、新生、新气象、救国、自由、新妇女等.这些期刊表达了一种时代精神。这种时代精神的主旋律是

A.师夷长技        B.民主科学        C.君主立宪        D.中体西用

试题详情

22.之所以说三民主义是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主要是因为它

A.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要求

B.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

C.适应r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要求

D.提出了平均地权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试题详情

21.陈独秀在辛亥革命后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政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其结果也,不过党派之胜负,于国民根本之进步,必无与焉。”为此,他主张

A.动员民众关心国家大事               B.首先在思想上进行启蒙

C.批判孔孟的愚民政策                 D.自由自治的国民政治

试题详情

20.康有为在研究儒家经典基础上撰写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出版后不久便被清政府毁版,其根本原因是这两本书

A.学术观点不符合史实                 B.推崇光绪帝而批评慈禧太后

C.损害了孔子的威信                  D.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

试题详情

19.史学家郝延平在《守旧与革新》一文中谈到:“中国对西方称呼由(19世纪)六十年代前的‘夷务’,到七八十年代改称‘洋务’和‘西学’为主。”该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全面学习西方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试题详情

18.1876年,美国为纪念建国100周年举办了世界博览会,当时中国宁波海关税务司李圭作为中国工商业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这也是中国人首次参加世博会。他发现美国展品“约居十之八”,而中国“竟无一物于此”。李圭在参加了此次世博会后,大声疾呼“机器正当讲求”,其主张属于

A.顽固派                           B.洋务派

C.早期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试题详情

17.1911年意大利诗人乔托·卡努杜宣称有种艺术是继建筑、音乐、美术、雕塑、诗歌、舞蹈这六种艺术后的一种新兴艺术--第七艺术。它是把所有这些艺术都加以综合,形成运动中的造型艺术形式。这里“第七艺术”是指

A.网络           B.电影            C.摇滚           D.动漫

鸦片战争后的一个多世纪里,中国社会各阶层为实现中国富强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努力。回答18-24题。

试题详情

16.《等待戈多》的作者贝克特是荒诞剧的代表作家,这种荒诞的主题所要反映的是

A.人生是毫无意义的,人的一生是痛苦的、绝望的

B.世界是荒诞的,现实是丑恶的,人们的生活是一种毫无意义的重复

C.街头流浪汉、残疾者或精神病人的生活情形,他们每天都在等待

D.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人们的失望、苦闷和迷惘

试题详情

15.被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的作品是

A.《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           B.《西风颂》

C.《人间喜剧》                      D.《唐璜》

试题详情

14.蒸汽机、电力的应用带来的最根本的变化是

A.人民生活的丰富                    B.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C.阶级结构的变化                    D.世界各国联系紧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