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78371  178379  178385  178389  178395  178397  178401  178407  178409  178415  178421  178425  178427  178431  178437  178439  178445  178449  178451  178455  178457  178461  178463  178465  178466  178467  178469  178470  178471  178473  178475  178479  178481  178485  178487  178491  178497  178499  178505  178509  178511  178515  178521  178527  178529  178535  178539  178541  178547  178551  178557  178565  447090 

39.(60分)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

(1)影响图示区域等温线分布状态的主要因素有    分别描述AB、CD处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12分)

(2)分析图示区域沼泽地的形成原因    。(8分)

材料二  金初,即实行移民实内政策,将大批汉人、契丹人渤海人迁往金源“内地”。这些人也把先进的农业技术、耕作经验带到了那里。金廷还强令女真住户垦荒屯田。……辽时农业区域主要分布在南部和中部,而金代则推展到了东北的北部地区。……(金朝)东北地区的人口有了迅速的增长。根估算,达664万余口,为辽时极盛时的6倍多。

                            --张岂之《中国通史》

材料三  苏联帮助我国建设的156项重点项目中的58个安排在东北三省,这些重点项目主要集中在机械、石头、化学和冶金等行业。“一五”期间,国家在东北三省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高达124.34亿元,占全国的20.33% 。

                  --张志勇《为老工业基地改造当好排头兵》

回答:

(3)金源“内地”具体指东北哪些地方?根据材料二归纳金政权开发东北的措施及其作用

(12分)。

(4)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一五时期工业建设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重大项目的建成有何重要意义?(8分)

材料四   2008年12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总理出席了在日本福冈举行的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三国领导人就中日韩三国合作以及共同关心的地区和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这将有利于促进中日韩三方实现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

材料五   东北某省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关注民生工程。把促进就业作为政府工作的优先目标,以城镇“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众就业为重点。该省三年实现城镇实名制就业312万人次,14个市“零就业家庭”基本实现就业。

(5)结合材料四,运用经济常识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日韩三方互惠关系对促进我国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10分)

(6)运用矛盾分析方法,结合材料五简要分析为什么该省把促进就业作为政府工作的优先目标?(10分)

试题详情

37.(32分)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土地及相关制度的变革贯通历史长河。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隋文帝在位时多次颁布均田令。……丁男每人受露田80亩为口分田,受桑田或麻田20亩,为永业田,可传给子孙。唐前期,仍实行均田制,……凡十八岁以上男子受永业田20亩,口分田80亩。……工商业者受田减丁男之半,……

   --施建中《中国古代史》(下册)

材料二  国民党之主张,则以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并为之整顿水利,移殖荒征,以均地力。农民之缺乏资本至于高利借贷以负债终身者,国家为之筹设调剂机关,如农民银行等,供其匮乏,……以为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定劳X-法,以改良工人之生活。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材料三  第四条……地主兼营的工商业及其直接用于经营工商业的土地和财产,不得没收。不得因没收封建的土地财产而侵犯工商业。工商业家在农村中的土地和原由农民居住的房屋,应予征收。但其在农村中的其他财产和合法经营,应加保护,不得侵犯。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四 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均田制的特点。“工商业者受田……”的规定反映了什么问题?(6分)

 (2)材料二表明,中国国民党确立了什么政策取向?着眼解决民生问题,在当时有何意义?(6分)

(3)概括材料三的政策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共采取这一政策的主要原因。(9分)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实行的是什么经济体制?为了完善和丰富这一制度,材料四提出了哪些具体措施?(8分).。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土地政策的认识。(3分)

试题详情

23.建国后,党和政府为满足西部各族人民改变交通落后面貌的愿望,投资兴建的铁路包括

   ①包兰铁路   ②成昆铁路   ③京九铁路   ④宝成铁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22.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是中共政治上走向成熟的时期。下列各项不属“成熟”表现的是

     A.探索出一条夺取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B.正确处理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

     C.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两次纠正机会主义错误,使革命转危为安

试题详情

21.1912-1913年参加国会大选的主要政党

党名
发起人
在议会中所占席数
政治派别
国民党
宋教仁
392
革命派
共和党
黎元洪
176
旧官僚
统一党
程德全
24
旧官僚
民主党
汤化龙
24
立宪派

上述材料主要表明:

     A.民国初年出现了政党政治活跃的局面

B.民族资产阶级通过议会限制了袁世凯的权力

C.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袁世凯上台后中国政局出现了分裂局面

试题详情

20.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系列措施中,最能体现其政权性质的是

     A.奖励和保护工商业             B.焚毁刑具,停止刑讯

     C.教科书必须符合民国宗旨       D.提倡“自由、平等、友爱为纲”的公民道德

试题详情

19.对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属清朝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确立了中国近代民主宪政体制

     C.有利于推进中国的近代化步伐      D.加剧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试题详情

18.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清朝适应历史变局的一种抉择

     ②客观上顺应世界发展潮流

     ③前期以自强为主,后期重求富求知

     ④最终达到了巩固清朝统治的目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17.文物、图片是了解和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文物或图片,与佛教文化无关的是

A.白马寺    B.《女史箴图》人物像  C.云冈石窟    D.莫高窟唐代彩画

试题详情

16.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一幅巨大的地图呈现在观众眼前,展现了中国古老的“丝绸之路”。汉朝时期,沿着水陆两条“丝绸之路”,中华文明都能传播到的地区是

     A.地中海东岸   B.非洲沿岸       C.印度半岛        D.波斯湾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