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新文化运动发起的目的是寻求“救国之要道”或“根本之救亡”,其“要道”或“根本”是 ( )
A.政治革命、推翻“军人用武力之政府”
B.思想启蒙,启发“多数国民之觉悟”
C.实业救国,兴办“机器生产大企业”
D.以俄为师,迎接“世界革命新纪元”
7.辛亥革命至一战期间中国工业发展出现短暂春天,对“短暂性”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
①缺乏发展实业的政策 ②轻工业发展不足
③外资企业比重过大 ④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大公报》创刊于1902年,曾因评论视角犀利遭停刊,下述文章不可能发表于其中的是
( )
A.《民国四年来之政体》 B.《变法通议》
C.《斥复辟论》 D.《责任内阁》
5.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乃袁氏推翻民国,以一姓之尊而奴视五族,此所以认为公敌,义不反顾。今是非已大白于天下之人心,自宜猛厉进行,无遗一日纵故之患,国贼即去,民国始可图安……”这一檄文旨在 ( )
A.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 B.要求袁世凯取消帝制
C.彻底推翻袁世凯的统治 D.反对袁世凯解散国会
4.近代某一不平等条约规定:“中国国家应允由诸国分应主办、会同酌情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断绝之处。如诸国驻防之处,系黄村、廊坊、杨村、……山海关。”其影响是 ( )
A.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海主权 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C.清政府处于外国军队控制之下 D.中国通商口岸数量增加
3.梁启超认为,“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下列事件与李鸿章有关的是 ( )
①创办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②洋务运动中创办海军
③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生避战求和 ④戊戌变法出卖维新派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2.下表为《五口通商时期中国丝茶出口情况表》,以下各项对该表解释正确的是 ( )
年份 |
茶(磅) |
丝(包) |
1843 |
17727750 |
1787 |
1849 |
82980500 |
16298 |
1854 |
109369000 |
54233 |
1858 |
103564400 |
85970 |
①丝、茶生产日益商品化 ②自然经济逐步遭到破坏
③客观上促进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依据材料判断,禁烟运动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 )
A.遏制吸毒,医治官场病疾 B.制止白银外流,缓解政府财政危机
C.整顿海防,打击英国入侵 D.打击鸦片走私,增加政府外贸收入
28.材料一 亚当·斯密在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中认为:“这种管制(国家和君主干预经济生活)几乎毫无例外地必定是无用的或有害的。”……看起来似乎是杂乱无章的自由市场实际上是个自行调整机制,自动倾向于生产社会最迫切需要的货品种类的数量。国家只起“守夜人”的作用。
材料二 凯恩斯说,古典经济理论所谈其实只是很极端的理想状态,而不是一般的、普遍的、现实的状况。真实的情况是,垄断和工会等制度将妨碍市场自行地向着无分就业的方向调节工资和价格。凯恩斯的政策结论很清楚.通过操纵总需求,能够有效地解决失业。也就是说,政府运用财政政策,通过税收和公共开支,人为制造出需求,将有助于实现充分就业。至于因此而犬幅度扩大政府权力和规模,凯恩斯并不担心,在凯恩斯看来,这总比市场和自由被彻底摧毁要好。
材料三 新政后,随着竞争者的减少和社会总产量的降低,大垄断集团在不断壮大后,对资源配置的控制权扩大了,政府调节功能日益下降,特别是20世纪7 0年代以后“雷制失灵”,西方经济逐渐陷入“滞胀”状态,再度令美国人对经济前案感到迷茫。
请回答:
(1)概括指出材料一的核心思想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说明这一思想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2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其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分)
(3)材料三中“管制失灵”,西方经济逐渐陷入“滞胀”状态的具体表现是什么(2分)?为解决这一现象西方国家实施了什么经济政策?(3分)
(4)以上不同时期实施的经济政策起到了什么共同作用?(1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