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78483  178491  178497  178501  178507  178509  178513  178519  178521  178527  178533  178537  178539  178543  178549  178551  178557  178561  178563  178567  178569  178573  178575  178577  178578  178579  178581  178582  178583  178585  178587  178591  178593  178597  178599  178603  178609  178611  178617  178621  178623  178627  178633  178639  178641  178647  178651  178653  178659  178663  178669  178677  447090 

19世纪中期,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日本和中国相继走上改革之路。回答17--20题

17.日本的明治维新中,出现了许多杰出的领袖级人物,其中被誉为“东方伏尔泰”的启蒙运动旗手是

  A. 福泽谕吉      B.伊藤博文      C. 吉田松阴       D.木户孝允

18.1898年1月的一天,在总理衙门西花厅,总理大臣李鸿章、翁同龢、荣禄等对康有为进行问话。康有为把荣禄驳得哑口无言,气得荣禄中途退场。这种现象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A.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B.变法图强是大势所趋

C.设立议院,召开国会         D.顽固派势力单力孤  

19. 康有为对中国近代政治变革产生的影响是

A.率先提出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  

B.提倡西学,否定传统的儒家思想

C.批判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的腐朽思想 

D.“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影响了同时代的知识分子

20.有人认为,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等许多特点,而是机械地照般日本的经验,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真正要义”是

A.从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全方位的效法西方     

B.进行广泛的思想宣传和动员

C.明治维新前,日本开始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D.推翻旧势力统治,大刀阔斧地推行切实可行的变法措施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试题详情

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回答14--16题

14.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农民和地主之间存在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在随后的改革中,化解农民敌对情绪的措施是

A.宣布农民无条件获得法律上的自由  

B.农民有权决定获得土地的数量和价格

C.在农村建立地方自治局实现地方自治,     

D.废除旧的等级法院,建立近代司法体系

15.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这主要是指

A.农民的人身地位没有发生变化       B.司法改革对于农民不公平

C.农民为了赎地而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D.农民仍然要受村社的束缚

16.欣赏俄国19世纪后期的俄国画家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见下图),我们能得出的信息不包括

    A.采用了批判现实主义创作手法    

B.沙皇统治下的俄国人民过着苦难生活

C.农奴制改革为俄国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D.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工业依然非常落后

试题详情

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发生在非洲大地上的一次落后追赶先进的改革。回答12--13题

12.“人们喜爱的是自己的劳动果实而不是别人的劳动成果。”这反映了阿里改革的哪项措施

A.迫使苏丹政府任命他为埃及总督    B.领导埃及人民抵御外来侵略

C.采取行政手段保护民族工业      D.建立以埃及为中心的阿拉伯帝国

13.后世对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争议甚多。就个人而言,他最后是失败了。但他使一个没落的古国重新焕发出青春。由此可见,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意义是

A.整顿了埃及的社会秩序          B.建立了强大的军队,以捍卫独立

C.改变了社会性质,使埃及走向近代化    D.奠定了近代埃及国家的基础

试题详情

中世纪的西欧在迈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在宗教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回答10--11题

10.下图反映的是11世纪著名的“卡诺莎之辱”。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在同教皇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开除教籍,国内诸侯乘机反叛。1075年1月,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罪过”。亨利四世身着罪衣,立在城堡门口三昼夜,才获得教皇的赦免。这就是“卡诺莎之辱”,又称“卡诺莎晋见”。这件事集中说明当时

①国王权力受教皇制约          ②新教与旧教斗争激烈

③德意志并未实现高度的中央集权    ④教皇是最高的世俗统治者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1.下列情景不可能发生在马丁·路德身上的是

A.在演讲中呼吁“信仰即可得救”      B.正伏案把《圣经》翻译成德文

C.正与一修女举行结婚仪式         D.尝试建立政教合一神权共和国

试题详情

北魏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都是中国古代典型的改革。回答6--9题

6.史料记载,北魏初年“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后来却纷纷“返旧墟”, 导致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当时统治者

A.加强对地方官吏的考核          B.改行三长制    

C.行汉制,移风易俗            D.颁布均田令

7.人们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价观点不一。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当时有鲜卑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哪一措施

A.迁都洛阳    B.制定俸禄制度     C.实行汉制    D.推行新租调制

8.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B.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C.革除保守势力,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9.司马光评价王安石变法时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唯恐不迨。”对司马光的说法最全面的理解是

A.实事求是地反映了现实问题      B.只是代表了其个人的偏见

C.完全是保守势力的政治攻击      D.既是政治攻击也反映了客观问题

试题详情

春秋战国时期,变法革新相继在各国推行,在这些改革浪潮中,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也最为深远。回答3--5题

3.史家认为,管仲在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是一次重大的变革,因为它的实质是

A.铲除了井田的疆界         B.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C.废除了世卿世禄制         D.为中央集权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4.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的秦国平民提高自身社会政治地位的途径有

    ①英勇善战,争立军功               ②创办手工作坊,从事工商业活动

    ③努力读书,精通诗书礼乐           ④勤奋劳作,努力耕织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5.商鞅变法中有“更制其教为男女之别”、“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等措施,这些措施的政策导向和历史影响有

   ①鼓励发展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  ②加强了思想文化统治

③增加了国家的收入       ④为秦国的强大和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梭伦改革既是雅典城邦形成的重要环节,又是雅典民主政治的起点。回答1--2题

1.梭伦把“好的政府”解释为“平衡公民互相冲突的利益”,后来的哲学家叔本华把它归纳为“不要伤害任何人,但要尽力帮助所有人!”在梭伦改革中充分体现这一点的是  

A.帮助工商业奴隶主获得更多的权利   B.帮助平民避免沦为奴隶的可能

C.赋予平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力   D.尽力维护各个阶层的利益,避免冲突

2.下列项目中,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截然相反的是

①军事措施   ②农业政策   ③工商业政策   ④政治措施

A.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②④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