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78510  178518  178524  178528  178534  178536  178540  178546  178548  178554  178560  178564  178566  178570  178576  178578  178584  178588  178590  178594  178596  178600  178602  178604  178605  178606  178608  178609  178610  178612  178614  178618  178620  178624  178626  178630  178636  178638  178644  178648  178650  178654  178660  178666  178668  178674  178678  178680  178686  178690  178696  178704  447090 

7、下列表格反映了1918-1920年间中国日本纱和印度纱的进口变化情况。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年代
日本纱
印度纱
1918.5-1919.4
70891
39251
1919.5-1920.4
34177
138906
增减
-36714
99655

A.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B.印度纱价廉物美

C.群众性反帝斗争的开展        D.一战后日本经济萧条

试题详情

6、“自同光以迄宣统,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富贵之家,莫不尤而效之,其人辄顾影自怜,私心窃喜,贫贱者亦步趋恐后。”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女性审美观念发生变化     B.外来文化被广泛接受

C.近代社会发生剧烈变革     D.上海开近代风气之先

试题详情

5、下列作品中,绘画风格从注重写实变为注重意境的是 

A              B                 C             D

试题详情

4、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在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下列措施最能体现这一论断的是

A.实施行省制度   B.废丞相,权分六部   C.设立内阁制   D.增没军机处

试题详情

3、乾隆《元和县志》“(安徽)歙人阮弼在芜湖创立染局,招来‘染人’,分工操作,费用省而获利多,其产品行销于全国各地。”材料说明

①地域性商人群体较为活跃   ②新的生产关系迅速发展

③长途贸易比较发达          ④生产的专业化程度提高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2、汉武帝时期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与此相关事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  B.大一统的文化体制形成

C.民间私人办学蔚然成风   D.选官方式和程序排斥民意’

试题详情

1、《荀子·儒效》:“(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材料不能说明

A.王族是分封的主要对象     B.王权借助神权维护统治

C.诸侯必须服从周王命令     D.血缘是连结政治关系的纽带

试题详情

23.(15分)外国学者大都按照自己的眼光来认识和理解中国历史。如美国著名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所著的《全球通史》中写道: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革命: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封建领主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请回答:

(1)根据指出中国三次“大革命”具体指什么事件?(不得抄袭原文)(3分)

(2)依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9分)

三次革命
主要领导人物
“革命”后实施的进步措施
政治文明方面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3)作者所说的三次“大革命”中,你较为看重哪一次?为什么?(3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