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早在1905年,德国就制订了“施里芬计划”,打算速战速决,6周内打败法国。但这一战略计划最终破产,其破产的标志是 ( )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1914年俄军攻势
2.下列漫画反映了某国某段时间在欧洲的实行的外交政策,该政策为 ( )
A.英法结盟政策 B.英俄结盟政策
C.三国协约 D.英国大陆均势政策
1.下图所示是1913年欧洲形势,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
A.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C.列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D.列强之间相互勾结
39.根据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2009年2月7日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东段在深圳正式开工,意味着我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大型管道工程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设大大加速。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资源主要来自中亚地区的土库曼斯坦。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分国外、国内两部分,其中国外(中亚)部分起于土乌边境,经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止于中国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国内部分管道线路系统包括1条主干线、8条支干线,线路总长度17000多公里。管道西起新疆的霍尔果斯,经西安、南昌,南下广州,东至上海,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江西、广西、广东、浙江、上海、湖南、江苏、山东14个省(区、直辖市)。
材料二 “中亚地区示意图”、“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干线示意图”
(1)试简要说明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对沿线地区环境的影响。(6分)
(2)数码①、②、③、④代表的国家中,代表土库曼斯坦的是 ,试说明该国与乙图中的A地形区在自然环境特征(含资源)及种植业方面的相似性。(14分)
材料三 沈括记载:“ 延(今延安县一带)境内有石油……予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予始为之。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
(3)沈括的代表性著作是什么?(2分)材料中“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有何积极意义?(2分)
材料四 旧中国石油工业基础十分薄弱,1949年原油产量只有12万吨,石油消费基本依靠进口。解放后。党和政府重视石油工业,我国石油工业得到发展。一五计划期间,原油产量平均每年递增27.1%,1957年达146万吨。二五计划期间,在东北、华北、西南等几个大盆地进行区域勘探,1960年原油产量增至520万吨。1960年大庆油田投入开发,1964年又相继发现山东胜利油田和天津大港油田。1965年我国原油产量达1131.5万吨,原油和原油产品全部自给,结束了我国依赖“洋油”的历史。
(4)根据材料四,概括1949年到1965年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基本状况。(4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回答这一时期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存在哪些有利和不利因素。(8分)
材料五:
(5)从图1到图2,交通工具的动力发生了什么变化?与变化密切相关的新能源是什么?(4分)
材料六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理念的重要体现。面对严峻的节能减排形势,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了《循环经济法(草案)》,国务院加快水电油气资源产品价格改革,出台了优惠税收政策,鼓励节能减排。
(6)分别从价格和税收两个方面,各举出有利于节约能源的一个事例,并说明体现的经济学道理。(8分)
|
具体事例 |
体现的经济学道理 |
价格杠杆 |
|
|
税收杠杆 |
|
|
材料七 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问题上,一种观点认为,发展经济不可避免地要污染环境。有了这样的思想,高污染的企业,就敢沿河而立,倾排污水,结果河水变质;高能耗的企业就能借地生财,滥采乱挖,结果青山失色;企业身处闹市,照样排烟吐尘,结果污染空气。不难看出,此种发展,不顾环境,不计代价,不问未来,实际上是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最终将导致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发展难以为继。
(7)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12分)
37.(32分)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播放,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人们在进一步了解大国兴衰起伏的同时,也在思考着包含其间的经验和教训。
材料一 直到今天,大国之谜依然是一个难解的题目,各国的学者提供的答案也是众说纷纭。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上百位接受采访的国内外专家在谈论这个话题时,都十分看重思想文化的影响力在大国崛起中的作用。
(1)试以18世纪的法国为例,概要说明思想文化是怎样促进法国崛起的。(4分)
材料二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2)材料二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为什么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4分)
材料三 如果说,六十年前的霸权国家想要的是帝国,那么,今天的大国所要的则是市场。而占领市场的秘诀就是拥有这个时代最核心的竞争力,那就是科技创新的能力。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19世纪初、20世纪末有利于美国占领市场,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重要史实。 (4分)
材料四 在世界近代史上,英国、德国的崛起过程给世人留下了令人瞩目的印象,认真总结大国崛起的经验,对于中国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帮助。
(4) 在英国崛起的诸多因素中,关键因素在于它率先完成了政治制度的创新和经济领域的变革,请指出其创新或变革的表现及实现途径。(8分)
(5)普法战争后,德国走上了崛起之路。指出德国崛起的重要前提及其实现方式,并概括推动德国崛起的其他重要因素。(8分)
(6)综上所述,指出英国、德国崛起之路的共同之处,并就中国崛起之路谈谈你的看法。(4分)
世界近现代史上,无产阶级为争取自身解放和社会进步而进行了长期斗争。回答22-23题。
22.马克思继承和发展了人类历史的优秀文化成果,其中剩余价值学说主要来源于( )
A.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B.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C.德国的古典哲学 D.德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23.苏联与中国在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相同特点不包括 ( )
A.进行有计划的建设 B.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关系的变革相结合
C.把重工业放在首位 D.迅速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第Ⅱ卷
综合题。有4个小题,共160分。请把答案做在答题卡Ⅱ上。
工业化是各国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回答20-21题。
20.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有人说它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花”和“柳”分别是指 ( )
A.近代军事工业和近代民用工业 B.重工业和轻工业
C.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 D.国家富强和新的经济因素及阶级力量
21.读图所示的经济结构图,指出下列各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A.A图这种结构是在英国工业革命后形成的
B.B图这种经济结构是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C.C图这种经济结构当今世界正在形成
D.经济结构演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政治制度的变革和发展是中外历史发展的重要内容。回答17-19题。
17.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君权与相权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下列君主直接变革宰相权力和宰相制度的措施有 ( )
①秦朝设立御史大夫 ②汉武帝设置刺史
③唐朝在中央设置尚书、中书、门下三省 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突出贡献是 ( )
A.结束了封建制度 B.推翻专制制度
C.建立了共和政体 D.实现了资本主义制度
19.“欧洲人进行了思想理论的探索,但美洲却首先成为其政治实践的土壤。”18世纪晚期,北美人民实践欧洲启蒙思想的表现不包括 ( )
A.为摆脱殖民统治进行民族独立战争
B.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C.消除种族歧视建立和谐社会
D.建立联邦共和国政府
战争是政治斗争的激化,是国际关系矛盾深化的结果。回答15-16题。
15.发生在20世纪初期的一场世界大战对许多国家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下列表述符合对中国的影响的是
①加速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垮台 ②民族资本主义迎来“短暂的春天”
③欧美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④促进了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③
16.美国内战结束后,林肯赦免了南方的所有叛军,并发给了他们回家的路费。林肯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
A.全面解放黑人奴隶 B.维护国家统一
C.彻底消除南北间的矛盾 D.增加资本主义发展的劳动力
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回答12-14题。
12.下列言论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经济思想内容的有 ( )
①“一农不耕,民有饥者;一女不织,民有寒者”
②“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③“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④“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人类历史的起点和基本形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分别是在 ( )
A.丝绸之路的开辟和西方殖民者东来
B.四大发明的传播和文艺复兴的时期
C.新航路的开辟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D.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
14.第一次工业革命形成了英国“一枝独秀”的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各先进国家“遍地开花”,这一变化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B.英国丧失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C.资本主义各国争夺殖民地和霸权的斗争加剧
D.资本主义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