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78538  178546  178552  178556  178562  178564  178568  178574  178576  178582  178588  178592  178594  178598  178604  178606  178612  178616  178618  178622  178624  178628  178630  178632  178633  178634  178636  178637  178638  178640  178642  178646  178648  178652  178654  178658  178664  178666  178672  178676  178678  178682  178688  178694  178696  178702  178706  178708  178714  178718  178724  178732  447090 

14.1949年1月中旬,斯大林知道中国的这个消息后,也很高兴,认为是奇迹,因此在他的台历上写上了“奇迹、真是奇迹”。被斯大林认为是“奇迹”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A.三路大军挺进中原          B.淮海战役的胜利

   C.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防线       D.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试题详情

13.2008年10月13日《中国青年报》登载《延安精神与改革开放30年》一文指出,延安13年与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两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为延安13年“扭转乾坤”奠定基础的事件是

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全面抗战路线的提出

  C.毛泽东思想体系的成熟        D.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试题详情

12.1936年8月,中共中央向国民政府郑重声明:“我们赞成建立全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赞成召集由普选权选举出来的国会……拥护全国统一的国民政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国民政府邀请共产党组建民主联合政府

B.日本发动全面战争,国共合作正式确立

   C.共产党希望联合国民党,共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蒋介石已经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试题详情

11.下列关于清政府“预备立宪”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其目的是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  

B.《钦定宪法大纲》反映了君主立宪的改革方向

   C.清政府确定了立宪时间并信守承诺付诸实践

D.“皇族内阁”的设立使清政府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

试题详情

10.鸦片战争后出版的《海国图志》《瀛环志略》对开阔人们的眼界,重新认识世界起了积极作用。它们的主要内容是

A.介绍西方各国政治制度        B.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知识

   C.介绍西方兵器制造知识        D.介绍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试题详情

9.鸦片战争前,清朝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中外交往以“理藩”和“朝贡”的方式进行。这一体制被打破于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试题详情

8.康熙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为此,他设置了

A.内阁     B.中书省     C.南书房        D.军机处

试题详情

7.藏文史籍《萨伽世系史》载:“元帝辖十一省,西藏之地面虽不足一省,但因为它是八思巴的住所和教法所在,故作为一省委付于八思巴。”元朝管理这一省的中央机构是

A.卫所      B.宣政院     C.西藏办事大臣     D.西藏行省

试题详情

6.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后,针对契丹“草居野处,无有定所”,实行“分营置部”“凡民(男子)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隶兵籍”。太宗(耶律德光)既得幽云十六州,乃采唐制。这说明辽实施了

A.民族分化政策            B.民族歧视政策

   C.蕃汉分制制度            D.推行汉化政策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