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78770  178778  178784  178788  178794  178796  178800  178806  178808  178814  178820  178824  178826  178830  178836  178838  178844  178848  178850  178854  178856  178860  178862  178864  178865  178866  178868  178869  178870  178872  178874  178878  178880  178884  178886  178890  178896  178898  178904  178908  178910  178914  178920  178926  178928  178934  178938  178940  178946  178950  178956  178964  447090 

10.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位农民曾说:“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这反映了(   )

   ①农民产生了与政府对立的情绪   ②工农联盟出现了裂缝

   ③农民迫切需要土地和木材     ④这个政策损害了农民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9.“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御史董之燧请统计丁粮,按亩均摊……舍此别无良法,故广东、四川两省先行之……雍正七年(1729年),则各省通行矣。”(《养吉斋余录》卷1)清政府在广东、四川试行的征税新法,历史上称为  (   ) 

A.初税亩     B.方田均税法    C.一条鞭法     D.摊丁人亩

试题详情

8.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

A.各机构相互制约,强化君主专制   B.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

C.罢设丞相,缓和君臣矛盾出茅庐   D.各部权力分明,提高效率

试题详情

7.网上有人拍卖一块以满汉两种文字书写的“崇祯三年奉敕立石”的石碑。以下说法最为适当的是(   )

A.这是明朝郑成功开发台湾时树立的界碑

B.这是清朝在东北入关前立的界碑  

C.这是古董商人为牟取暴利制作的假古董

D.这是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占领北京后立的警示碑

试题详情

6.现存故宫博物院的《大明混一图》,绘制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图中描绘有非洲的轮廓。关于非洲的信息可能来源于(   )                                      

   A.张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B.玄奘西行天竺,撰写《大唐西域记》

   C.元朝大量阿拉伯人迁入中国         D.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

试题详情

5.下列民族在元朝时期开始形成的是 (   )

A.回族      B.维吾尔族      C.藏族      D.裕固族

试题详情

4.宋太祖曾说:“五代诸侯跋扈,有枉法杀人者,朝廷置而不问。人命至重,姑息藩镇,当若是耶?”针对这种现象,他所采取的措施是(   )

A.设枢密使管理军事以分割宰相的军权 B.各州公文须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有效

C.地方司法人员由中央委派文官担任  D.设提刑按察使司管理地方的司法事务

试题详情

2.《中国文化概论》一书认为:“所谓唐型文化,是一种对相对开放、外倾、色调热烈的文化类型……而宋型文化则是一种相对封闭、内倾、色调淡雅的文化类型。”以下关于形成唐宋文化差异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①唐朝疆域辽阔国力强盛             ②唐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

    ③唐朝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④唐朝在文化上兼容并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090410
 
3.韩愈说:广州“蛮胡贾人,舶交海中……外国之货日至,珠香象犀玳瑁奇物,溢于中国,不可胜用。”形成这种繁华景象的原因是,唐朝(   )

   A.开辟海上丝绸之路                B.普遍使用指南针

   C.城乡畅销海外货物                D.对外政策开明

试题详情

1.在《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一书中,我国古代有7人入选,依次是孔子、秦始皇、老子、孟子、蔡伦、成吉思汗、隋文帝,隋文帝入选的理由不可能是 (    )

A.结束长期分裂,奠定隋唐大一统的基础  B.创立三省六部制、改革选官制度

C.首创纳绢代役,开始推行以庸代役制度  D.开凿大运河,成为沟通南北的大动脉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