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的西欧在迈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在宗教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回答16--17题
16.欧洲宗教改革给欧洲人带来了一次新的思想解放,这里的“新”是指
A. 把人从天主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B. 勾画了未来资本主义社会政治蓝图
C. 实现了教徒在现实生活中的人人平等
D. 宗教宽容的理念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17.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这主要反映了马丁·路德的宗教思想是
A.反对宗教信仰 B.简化宗教仪式
C.否定教皇地位 D.倡导人性解放
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进行了前赴后继的探索和抗争。回答13--15题
13.五四运动中,上海一商店挂出以下对联:“罢学救亡,罢市救亡,我两界挺身而起;民心不死,民国不死,援诸君努力而行。”这一对联反映出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A.商人爱国之情和对学生的支持 B.五四运动的地域范围扩大
C.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 D.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14.近代史学家柳诒徵说:“吾国由人治国变为法治国,由民意规定国家组织有成文之法律,明定人民之权利义务,实始于此。”这里的“此”是指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5. “对欧洲人的仇恨如同烈火一般蔓延到全中国。……一场针对外国势力的仇恨和恶作剧以一种古老的形式爆发出来。”(H·G·韦尔斯《世界史纲》)这段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A.禁烟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鸦片战争改变了古老中国的历史命运,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冲击下,中国步入危亡之秋。回答10--12题
10.读下图中的历史信息,引起该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法国明信片上列强瓜分中国的漫画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甲午中日战争 D.义和团运动
11.近代某一不平等条约规定:“中国国家应允由诸国分应主办、会同酌情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断绝之处。如诸国驻防之处,系黄村、廊坊、杨村、……山海关。”这一规定的影响是
A.列强在中国的租界进一步增多 B.清政府处于外国军队控制之下
C.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海主权 D.中国的领土完全为列强所瓜分
12.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
①开埠通商 ②协定关税 ③片面最惠国待遇 ④领事裁判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近代以来,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逐渐成为社会普遍接受的原则,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大进步。回答7--9题
7.下列关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由选民直接选出 B. 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C. 有权任命部长等高级官员 D. 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
8.“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政治就是与魔鬼结盟,但立宪政治中与魔鬼结盟则是化敌为友,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相处又相互制约,把作恶减少到最低的程度。由此看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与核心是
A. 权力的制约与监督 B. 法律拥有至上无上的权力
C. 全体公民的积极参与 D. 议员要有参政议政的道德素质
9.迪特尔·拉夫在《德意志史》中记载:“1888年即位的新皇威廉二世说:‘我认识到我身负严峻的任务,来拯救王位摆脱首相的巨大阴影……我把他打翻在地’。”1890年宰相俾斯麦被迫辞职。由此,我们可推断德意志的政体是
A.封建君主专制 B.成熟的议会共和制
C.法律至上的君主立宪制 D.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
罗马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直至今天我们仍可以从这份宝贵的法律遗产中受益。回答第4--6题
4.古罗马《民法大全》:“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材料所体现罗马法的主要原则是
A.公正合理 B.一事不再理 C.保护弱者 D.不告不理
5.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说:“罗马帝国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罗马法“最为持久的征服”的主要表现是
A.编制出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体系 B.缓和了贵族与平民之间的尖锐矛盾
C.维护了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 D.成为现今许多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础
6.在罗马法的发展史上,十二铜表法的制订
A.标志罗马人产生法律意识 B.宣告古罗马进入成文法时代
C.使罗马法从公民法发展成万民法 D.意味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极具特色,且影响深远。回答1--3题
1.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是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的重要内容。宋太祖和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相同点措施有
①用和平方式消除地方威胁 ②委派专职官员管理地方财政
③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督 ④强干弱枝以加强中央权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明代大学士叶向高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从材料中看出明代的阁臣
A.是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 B.是皇帝处理政事的助手
C.能够完全取代六部的权力 D.严重威胁着专制皇权
3.西周时期,“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其主要目的是
A.矫正商朝继承制度混乱的弊端
B.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和财产继承上的矛盾
C.保证嫡长子的政治经济地位
D.防止内部纷争,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31.根据所学内容填表
名称 |
欧盟 |
北美自由贸易区 |
东盟 |
亚太经合组织 |
建立时间 |
1993 |
1994 |
1967 |
|
成员国之间的差异性 |
|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
|
|
合作领域 |
|
|
经济、政治 |
|
有无超越国家的权力机构 |
|
|
|
无 |
30.下列最能体现经济全球化特征的是
A.北美自由贸易区 B.世界贸易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 D.欧洲联盟
29.经济全球化进程启动,开始于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的开展
C.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 D.世贸组织的建立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