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通过下列徐州出土的汉朝画像石我们可以推断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
A.开始使用曲辕犁耕作 B.牛耕已在淮河流域出现
C.汉朝绘画理论已经成熟 D.棉纺织业有了较大发展
9.古代中国丝绸之路的开通和近代西欧新航路的开辟( )
A.都改变了世界经济贸易格局 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C.都促进了文明的交流 D.都体现了强烈的传教精神
8.《二十四孝图》为我们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埋儿奉母》是其中之一,讲述东汉郭巨为供养母亲而准备埋亲儿,却因此巧得黄金的故事。下列评述不正确的是( )
A.反映了儒家伦理思想对人性的压抑
B.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应全部抛弃
C.是对人性善良的曲解
D.反映了传统文化的糟粕
7.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大宴群臣,博士齐人淳于越主张效仿古法,分封皇子、功臣为诸侯。他的主张在当时( )
A.符合统一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B.借鉴了西周的经验,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实施后造成地方势力增长,产生王国问题
D.引来杀身之祸,秦朝思想文化专制的加强
6.在“国学大师”文怀沙先生书房内有一块匾额,匾额上有“正、清、和”三个大字,这三个字体现了老先生对传统文化的崇尚。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
A.正、清、和分别是道、佛、儒的精神内涵
B.正、清、和分别是法、佛、道的精神内涵
C.正、清、和分别是儒、道、佛的精神内涵
D.正、清、和分别是法、道、儒的精神内涵
5.墨子说:“尽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反映了战国时期( )
A.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悲惨困苦 B.农夫地位低下,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C.铁器牛耕推广,奴隶主役使奴隶开荒 D.生产方式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4.史学家钱穆认为“新军国”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的共同后果,“新军国”的主要特点是( )
A.结束长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 B.确立土地私有,发展封建经济
C.加强军事力量,推行“尊王攘夷” D.新旧制度交替,促进富国强兵
3.《诗经·大雅》记述分封制“大邦维屏”,主要反映了( )
A.西周王室对大诸侯国实行的是直接统治 B.大诸侯国在维护西周统治上有重要作用
C.大诸侯国实力的发展导致了王室的衰微 D.分封制导致了大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争
2.史学家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转移。”此处“都邑之移转”应是指政治中心( )
A.自东方而移至西方 B.自西方而移至东方
C.自南方而移至北方 D.自北方而移至南方
1.我国古代受科技水平和计时手段的限制,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其中“四更”与时钟的对应是( )
A.21点-23点 B.23点-1点 C.1点-3点 D.3点-5点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