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81年12月《花图新报》载:“中国之设电线(电报线)也,始于同治十二年,由上海达吴淞,长三十余里,接连海底电线。……至中国自设之电线,则于同治十三年,由福州城内通至制造局,长三十六里。其经费出自中国,操持仍属西国。后因台湾有事,力筹防御,电线公司请于闽督……光绪七年,将造电之物料,运至台湾。自台湾府城直达大高(地名),约百里,皆电报局学生经办,无西人襄助。”从上述史料中,可得出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 )
①有线电报进入近代中国最早是在上海
②中国最初架设电报线时主要依赖外国
③中国自主创办的有线电报最早出现在台湾
④台湾架设电报线最早是出于军事目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7.马克思指出:“鸦片不曾产生催眠的作用,而倒产生了惊醒作用,历史的发展好像首先要麻醉这个国家的人民,然后才可能把他们从原来的麻醉状态下唤醒似的。”这里马克思所说的“唤醒”主要是指 ( )
A.鸦片战争期间的爱国官兵抗击英军 B.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
C.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D.洋务运动
6.“倘有百万家财者,……或三、四富民共请立银行,或一人请立,均无不可。……外国有禁买子为奴之例。……故准富者请人雇工,不得买奴,贻笑外邦”。上述主张出自(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应诏统筹全局折》
5.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咸丰皇帝躲在避暑山庄,一不痛心割让九龙,二不吝惜巨额的赔款,却认为外国派员驻京“最为中国之害”。对咸丰皇帝这一认识分析正确的是
A.把维护国家的尊严放在第一位 ( )
B.认识到列强侵华的本质
C.极力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D.认识到列强派员驻京给中国带来的危害最大
4.英国曼彻斯特的工厂主曾浪漫地想着:“如果每个中国人的衬衣下摆长一英寸,我们的工厂得忙上数十年!”然而鸦片战争10年后一个叫米契尔的英国人在中国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情形:“在收获完毕后,农家所有的人手不分老少,都一起去梳棉、纺纱和织布。这个国家9/10的人都穿这种手织的衣料,其质地各不相同,从最粗的粗棉布到最细的本色布都有。生产者所用的成本简直只有原料的价值。”上述材料反映了 ( )
①英国商人想用经济手段打开中国大门
②传统的小农经济对工业品的顽强抵抗
③英国商人很难通过正常的贸易打开中国的市场
④英国由此展开了罪恶的鸦片贸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凌青诗作:“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诗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有 ( )
①虎门销烟 ②签订《南京条约》③签订《马关条约》④香港回归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观察两组数据。第一组:鸦片战争之后短短的几年,据估计英国输华商品比战前增加了3.5倍,其中棉纺织品增加了4倍多。第二组:1855年以前的十多年间,英国对华工业品贸易始终在200万英镑左右徘徊,1853年中国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价值只有0.75便士。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
A.中国开口通商后,英国对华贸易额逐年保持较快增长
B.中国开口通商后,外国的商品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不大
C.因为以前的贸易额很小,英国输华商品在鸦片战争后头几年成倍增长
D.两组数据所能得出的结论是相互矛盾,可能其中一组数据有错误
1.据载19世纪以前,英国东印度公司驶往中国的船舶经常装载90%,有时高达98%的贵金属,只有极少的货物。此现象直接反映了当时 ( )
A.中国生产力水平较英国发达
B.中英两国生产方式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C.中国自然经济体系下的商品贸易活跃
D.正常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出超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