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78930  178938  178944  178948  178954  178956  178960  178966  178968  178974  178980  178984  178986  178990  178996  178998  179004  179008  179010  179014  179016  179020  179022  179024  179025  179026  179028  179029  179030  179032  179034  179038  179040  179044  179046  179050  179056  179058  179064  179068  179070  179074  179080  179086  179088  179094  179098  179100  179106  179110  179116  179124  447090 

40.西汉政府在今新疆地区设置西域都护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汉朝联系西域各族夹击匈奴               B.班超出使西域

C.张赛通西域后西域与中原的联系日益密切    D.匈奴分裂成南北两部分

试题详情

39.古代中国丝绸之路的开通和近代西欧新航路的开辟

A.都改变了世界经济贸易格局               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C.都促进了文明区域的扩大                 D.都体现了强烈的传教精神

试题详情

38.据史料记载,两汉时期,作为南北两条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楼兰曾有积粟百万、威服外国的壮举,曾有狭制丝路、左右西域的辉煌,然而人类活动的加剧以及水系的变化和战争的破坏,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最终导致楼兰地区由绿洲变成了荒漠。”导致楼兰文明衰落的原因有

①人类活动加剧,破坏生态环境    ②经济重心转移

③民族之间战争的破坏         ④两汉中央政府的移民政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试题详情

37.秦皇汉武开拓版图的共同做法包括①打击匈奴 ②收服西南夷 ③统一管理越族地区④建立与西域各族的联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36.两汉与匈奴的战争,实质上是

    A.民族之间的冲突                 B.农牧两种文明的碰撞

C.发展生产的需要                D.正义与非正义的较量

试题详情

35.2007年1月8日,安徽六安一个古墓的墓主被确定,墓主为西汉六安国第一代“六安王”刘庆。据文献记载,西汉时六安为六安国封地,汉武帝时封胶东康王少子庆为六安王,历五代,王莽时绝。据这一材料可以断定

A.两汉时期的政治制度一直以分封制为主

B.汉武帝分封大批刘姓诸侯王以拱卫中央

C.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后,分封制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D.分封制是我国封建社会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试题详情

34.《汉书》记载:“汉因循(秦制)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其后颇有所改”。两汉政治经济制度“颇有所改”表现在  ①实行郡国并行制 ②三公九卿制  ③实行刺史监察制度 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③

试题详情

33.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把“尚农除末,黔首是富”定为基本国策,刻在琅琊台石壁上,并为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所继承。”这一政策指的是

A.休养生息政策                     B.无为而治政策

C.重农抑商政策                     D.划疆分治政策

试题详情

32.下列对秦王朝短期而亡的主要原因的分析,最接近史实的是

A.“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

C.“所以殄灭而降辱者,(亡于)六王之后(代)也”

D.“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也”

试题详情

31.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           D.内阁制代替三省制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