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下列关于法国共和体制的确立过程,最准确的是
A.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帝制--共和制--帝制--共和制
B.君主专制--共和制--帝制--共和制
C.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制--帝制--共和制--帝制--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帝制--共和制--帝制--共和制
13.1787年宪法具有一定的民主性,下列内容最能体现其民主性的是
A.总统和国会议员由选举产生 B.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
C.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大权 D.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12.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赋予了资产阶级选举权,其根本原因是
A.资产阶级的斗争 B.英国政府逮捕宪章派领导人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英国工人阶级的反抗
11.对于17世纪英国新的政治体制的确立,马克思指出:这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事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由封建社会的人治转向资本主义社会的法治
B.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积极的广泛的影响
C.建立在宪法原则上新型君主制-立宪君主制取代了建立在君权神授基础上的君主制
D.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10.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到站再到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9.《贾谊·治安策》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建诸侯而少其力,少力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主要因为
A.形成中朝机构 B.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C.汉武帝削弱王国势力 D.汉武帝实行刺史制度
8.《旧唐书·良吏传》记载了一名叫王方翼的官员,“(高宗)永徽中累授安定令,诛大姓皇甫氏,盗贼止息,号为善政”。当时此类的记载尚有许多。这说明
A.官府与大姓的关系是地方治理的关键 B.朝廷一直压制门阀
C.朝廷对地方缺乏影响力 D.士族大姓势力膨胀导致割据
7.隋唐时期社会全面繁荣,具体表现在国力的强盛、经济的发达、文化的兴盛等方面。史学家们在总结其原因时,曾归结为“得益于政治制度的创新、成熟与完善”,其中三省六部制的成熟与完善体现在
A.既削弱了相权,巩固了皇权,又提高了行政效率
B.官员责任明确,分工细密
C.机构运作程序合理
D.负责皇家与国家的官署和管理相互脱离而自成系统
6.我国封建社会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主要是由下列哪一因素决定的
A.地主阶级的权欲 B.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C.地主阶级的要求 D.法家思想的启示
5.古人对秦朝短期而亡主要原因的分析,最接近史实的是
A.“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
C.“所有殄天而降辱者,(亡于)六王之后也”
D.“内兴功作,外攘狄夷,以秦半之赋,发闾左之戍”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