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79134  179142  179148  179152  179158  179160  179164  179170  179172  179178  179184  179188  179190  179194  179200  179202  179208  179212  179214  179218  179220  179224  179226  179228  179229  179230  179232  179233  179234  179236  179238  179242  179244  179248  179250  179254  179260  179262  179268  179272  179274  179278  179284  179290  179292  179298  179302  179304  179310  179314  179320  179328  447090 

4.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   )

    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D.明初废除宰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试题详情

3.秦朝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                              (   )

①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②保护地主土地制度的需要

③自然经济存在的需要              ④推动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2.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这反映出贾母                      (   )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试题详情

1.2007年1月8日,安徽六安一个古墓的墓主被确定,墓主为西汉六安国第一代“六安王”刘庆。据文献记载,西汉时六安为六安国封地,汉武帝时封胶东康王少子庆为六安王,历五代,王莽时绝。该材料反映出           (   )

    A.西汉时期的政治制度一直以分封制为主

    B.汉武帝分封大批刘姓诸侯王以拱卫中央

    C.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后,分封制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D.分封制曾是我国封建社会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试题详情

35.(17分)2009年10月1日,建国60周年国庆大阅兵在北京举行。国庆大阅兵是中华民族逐步崛起并走向现代化艰难历程的阶段总结和历史见证。

材料一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阅兵式隆重举行,28响礼炮鸣响……游行群众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则饱含对领导自己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共产党人的无限尊敬,开国大阅兵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谱写了民族崛起的序曲。

材料二  1959年10月1日,中国举行建国10周年阅兵。参加国庆游行的群众抬着各种炼纲高炉模型,手捧公共食堂做的食品,高呼“为用十年左右时间主要工业产品赶上英国而奋斗”、“人民公社万岁”等口号。这次阅兵是那个狂热浪漫的神话年代的鲜明体现。

材料三  1984年国庆35周年盛大阅兵。参加游行的100万各族群众欢欣鼓舞地展示着自己的工作成果和丰收果实,也将中国5年来的巨大变化展现在世界面前。游行队伍中打出的“小平,您好”的横幅则充分表达了人民的心声。

(1)开国大典阅兵式为什么要鸣28响礼炮?(1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是怎样领导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4分)

(2)结合史实,指出在那个“神话年代”“狂热浪漫”的表现有哪些?(3分)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3)“小平您好”表达了人民群众怎样的心声?(2分)结合史实简要分析这一“心声”产生的原因。(4分)

试题详情

33.(15分)晚清时期,国门渐开。虽然清政府抱残守缺,但是中国社会和制度的方方面面,仍然不可抗拒地发生着变革。清政府也不得不被动地适应这些变革。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列强要求觐见清帝,但不行跪拜之礼。清廷坚拒不允。经过长期交涉,中外双方达成妥协,清廷同意外国公使可不行跪拜之礼,外国公使觐见他国君主,惯例是三鞠躬,“此次在中国请觐,改为五鞠躬,以昭格外敬诚。”

(1)你认为这次中外礼仪之争反映了双方什么样的观念或心态?(2分)双方的妥协有无积极含义?为什么?(2分)

清朝一向奉行“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甲午战争后,洋货倾销,大量利源流向国外。爱国人士要求“振兴实业”“设厂自救”。在此压力之下,20世纪初,清政府先后发布上谕,提出“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条”“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急应加意讲求……先订商律,作为则例”。制定和颁布了《钦定大清商律》等一系列经济法律、法规。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是在什么背景之下开始经济立法的?(3分)这些经济立法有什么积极意义?(3分)

科举制度“在传统中国的政治理论和社会实际结构中居于中心的地位”。(刘海峰等著《中国科举史》)1905年,迫于社会上要求改革的强大压力,清政府颁布上谕:“着即自丙午科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举考试亦即停止。”沿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废除了。

(3)简要说明19世纪末以来,科举制面临的冲击和发生的变化。(3分)分析科举制的废除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分)

试题详情

32.2009年9月11日,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等11部委联合发起的推选“全国双百人物”揭晓 ,下列人物中不属于“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的人物”的是(   )

A.向秀丽        B.李兆麟        C.孔繁森          D.孟泰

试题详情

31.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关注。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这次会议应是(   )

A.1953年中印双边谈判              B.1954年日内瓦会议

C.1955年亚非会议                 D.1971年第26届联大

试题详情

30.下列铁路建成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是(   )

A.鹰厦铁路    B.包兰铁路    C.成昆铁路     D.大秦铁路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