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某生态调查小组在调查某草原鼠种群密度时,采用了标志重捕法。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头,将捕获鼠标记后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6头,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2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草原鼠种群密度是 。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主要是草原鼠的 。草原鼠数量变化的曲线是甲图中的 。
(2)调查乙、丙两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它们的月龄构成如下图:
据图分析:乙草原的鼠种群和丙草原的鼠种群分别属于 型;可以预测, 草原的鼠害将很严重,应该在 月份之前做灭鼠工作最有效(依据甲图判断)。
〖解析〗本题重点考察了种群的相关知识。种群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种群个体的数量。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是指在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量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根据计算公式N:32=30:10 可解得N=96个/公顷;
请同学们注意区分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和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种群的数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迁出决定的,而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草原鼠的数量变化受食物、空间条件的限制,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种群的增长率会逐渐下降,种群的数量增长呈“S”型曲线。
分析乙和丙的年龄结构时注意分析其幼年个体与老年个体的比例,乙中幼年个体多而老年个体数量很少,是增长型的种群。丙中幼年和老年个体的数量比例适中,是稳定型的种群。
〖答案〗(每空2 分,共12分)
(1)96头/公顷 出生和死亡、迁入和迁出 C
(2)增长和稳定 乙 3―4
4.(7分)人口的数量常常随环境资源的改变而发生波动。下图为人口自动调控图(注:环境中的人口容纳量是指环境资源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自然界中,人口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可以看出,当人口数量大于人口容纳量时,人类生存的环境阻力将随之________。?
(3)长期以来,我国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人口增长过快,因此控制我国人口的关键是控制人口的________,我国采取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此图表示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则从图可看出,灭鼠时只采用杀死的办法,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灭鼠方案。参照该法,据所学知识,写出防治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方法有哪些?(写出两种方法)
〖解析〗在自然界中,种群数量的变化为“S”曲线,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原因是环境条件有限。要控制某种群密度可以引入天敌,改变种群的性别比例等。?
〖答案〗(1)受到食物、空间等因素的限制 (2)增加 (3)出生率 计划生育 (4)使老鼠生存的环境阻力增加,从根本上控制老鼠的种群数量。
引入害虫天敌、引入害虫寄生物或致死病毒。(其他答案合理也可得分)
3.科研人员对某海洋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右图所示,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B点表示种群的增加量最大?
B.D点表示种群密度最大?
C.从O点到D点,种内斗争越来越激烈?
D.D点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生存
〖解析〗B点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最大,此时种群的增加量最大,A选项正确;D点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种群密度达到最大,B选项正确;从O点到D点,种群密度越来越大,种群数量越来越多,种内斗争越来越激烈,C选项正确;B点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生存,D选项错误。
〖答案〗D
2.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
C.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
D.种群通过地理隔离有可能达到生殖隔离
〖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答案〗C
1.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不同种群的生物不属于同一个物种
B.能相互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是一个物种
C.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
D.同一个物种的个体之间的性状是相同的
〖解析〗 物种是指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由此可见,不同种群的生物有可能属于同一个物种;同一个物种的个体之间的性状是有差异的;
〖答案〗BC
(2)250000(或2.5×105)
③如下图
(一)文字介绍
高考主要考查种群的基本特征、种群的数量的增长规律、种间关系、群落的演替,特别是新课标中的新增内容“群落的演替”在试卷上出现的比例较高。预计2009年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很可能是通过多种数学形式考查,重点考查种群是增长规律、种间关系、群落演替等。
(二)考点预测题
0.1
28
(1)请写出该小组探究的课题名称: 。
现观察到图中该计数室所示a、b、c、d、e5个中格80个小格内共有酵母菌50个,则上述1mL酵母菌样品中约有菌体 个。
(3)定期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绘制出A、B组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图。
①A组与B组酵母菌中数量达到的最大值在生态学上称为 ,A组中该数值比B组大的原因是 。
②第2天A组培养液中酵母菌的年龄组成为 ,第3天后A组培养液中酵母菌数目增长减缓甚至不增长的原因是 。
③图中缺少C组酵母菌的数目变化曲线,请你根据自己的推测在答题纸相应的图中画出该曲线。
〖答案〗
(1)探究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因素
0.1
5
C
―
10
0.1
28
B
10
―
28.(江苏省2008年百所高中样本分析考试,生物,31.)(7分)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
试管编号
培养液/mL
无菌水/mL
酵母菌母液/mL
温度(℃)
A
10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