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80068  180076  180082  180086  180092  180094  180098  180104  180106  180112  180118  180122  180124  180128  180134  180136  180142  180146  180148  180152  180154  180158  180160  180162  180163  180164  180166  180167  180168  180170  180172  180176  180178  180182  180184  180188  180194  180196  180202  180206  180208  180212  180218  180224  180226  180232  180236  180238  180244  180248  180254  180262  447090 

32.图10中甲、乙两图为我国两地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图,根据图示资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比较甲、乙两图,我国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较大的是哪个图示地区?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图10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甲图上相距较近的A、B两地数值差异较大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乙图中阴影地区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较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甲图信息,推断该地区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

  A.时间分配不均           B.空间分布不均

   C.污染严重             D.浪费严重

(5)根据甲图判断,解决该地区水资源问题的合理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广东是中国风力发电最早的地区之一,该省风能资源储量异常丰富,风速可媲美全球最大风电国德国,发展风电不仅可为广东高速的经济发展提供能源,还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据此回答27-30题。

27.广东、德国分居亚欧大陆东西两侧,两者相比

A.风速相当,但盛行风向不同     B.风速相当,但风能的利用率有异

C.盛行风向相同,但风速差别很大   D.风能的利用率相同,但盛行风向差异很大

28.除风能外,广东颇具潜力的新能源还有

A.潮汐能     B.水能     C.核能     D.太阳能

29.从生态角度分析,发展风电

A.可以缓解温室效应           B.可以获得较大的投资回报

C.能够减轻大气污染           D.能够实现能源的多样化

30.绿色和平《风力广东》报告对外发布,广东发展风电优势独具、刻不容缓,其背景是

A.广东风力发电经验丰富、电力需求增长快  

B.广东经济基础雄厚、常规能源短缺

C.广东综合运输网络不够健全,导致能源运输不畅 

D.广东能源结构单一,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试题详情

读图9北纬30°附近三个三角洲位置示意图,回答25-26题。

                    图9

25.关于三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条河流的汛期都在夏季      B.三地的气候特点相似  

C.三地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D.三地的植被类型相同

26.关于以上三条河流中下游地区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灌溉水渠是三地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B.三地生产的主要农作物都有棉花

C.三条河流两岸都曾是世界古文明的发源地  D.三地都发展了石油加工工业

试题详情

图8为“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和西气东输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关于图10中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A.a线与2000米等高线一致

   B.b线以东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C.c线以西地区为内流区

   D.d线大致是水田与旱田的分界线

24.下列关于西气东输线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我国地势的二、三级阶梯

   B.经过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太湖平原等农业区

   C.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跨越黄河、淮河、长江、京杭大运河

试题详情

图7是“某地区某日平均气温分布和M地全年降水和昼夜情况示意图”。读图完成21-22题。

21.图中,可用于判断M地位于北半球或是南半球的主要信息有

A.山地走向           B.昼夜长短的变化

C.纬度分布          D.降水量季节变化

22.该地区              图7

A.分布在中纬度大陆东岸    B.植被以针阔混交林为主

C.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    D.白昼最长时降水量最多

试题详情

回答18-20题。

18.从自然环境来说,9省区                         

   A.跨越我国地势三级阶梯

   B.区内的温度带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

   C.区内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D.区内有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

19.不符合9省区社会经济状况的是                    

   A.区内有分属东部、中部、西部三个不同的经济地带的地区

   B.区内有三大商品粮基地

   C.区内有我国重要的糖料、油料产地

   D.区内盛产茶叶和亚热带水果

20.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该区域内最丰富的资源是             

   ①铁矿  ②稀土  ③有色金属矿  ④生物资源  ⑤水能  ⑥风能  ⑦水资源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⑦    C.②③⑤⑥    D.③④⑤⑦

试题详情

读图6,回答15-17题:

15.图中A处所在盆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是       

   A.水稻种植业土壤贫瘠          B.商品谷物农业光照不足

   C.地中海农业区水源不足         D.水稻种植业光照不足

16.图中盆地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A.水土流失、酸雨            B.土壤盐碱化、荒漠化

   C.雨林砍伐、水土流失加重        D.风沙危害、寒潮

17.导致B城市地域形态呈组团式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地形崎岖不平使城市用地失去完整性 

B.河流交汇使城市分割

C.交通线将城区分片  

D.矿产分布不均

图6
 
   从广东“珠三角”扩大到粤港

澳“大珠三角”,再扩展到包含粤、

桂、湘、闽、赣、琼、川、滇、黔9

省区和港、澳特区在内的“泛珠三角”。

在中央关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方针的

指引下,大致以珠江水系为纽带的南方

9省区加上港澳特区的区域经济,正以

空前的速度和力度进行大整合。

试题详情

图5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关于图示范围内的自然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有储量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

B.主要灾害性天气与围湖造田有关

C.草原广泛分布

D.土质疏松是造成水土流失的最主要原因

图5
 
14.该区国土整治所面临的主要课题有

①水土流失治理 ②土地沙漠化防治 ③酸性土壤改良 ④盐碱地整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试题详情

某一地区同时出现某一物候现象的各点的连线简称为等物候线。图4为我国东部刺槐年平均始花期图(图中数字代表开花日期)。据此完成11-12题。

11.关于我国东部刺槐始花期分布规律及影响主导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南向北推移--气温             B.东部早于西部--降水

C.由南向北推移---光照   

   D.西部早于东部---湿度

12.成都、重庆等地较同纬度沿海地区始花期提前半个月左右,原因是

A.地处大陆内部,气温的年较差大   B.地处四川盆地,积温多,气温高

C.地处四川盆地,空气湿度大    D.地处大陆内部,气温的日较差大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