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甲和丙代表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①寒潮 ②酸雨 ③水土流失 ④土地荒漠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从欧洲和北美洲存在同一项农业灾害来看,显示出两地何种地理特征
A.自然资源过度开发
B.工业化程度高
C.受西风带影响,降水过多
D.纬度跨度大,农业灾害类型多
下表代表寒湖、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个地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完成l4一l5题。
地区 |
甲 |
乙 |
丙 |
丁 |
粤 |
☆☆ |
|
☆☆ |
☆☆☆☆ |
川 |
☆☆☆ |
|
☆ |
☆☆☆ |
新 |
☆ |
☆☆ |
☆☆☆☆ |
|
晋 |
☆☆☆☆ |
☆☆☆ |
☆ |
☆ |
12.欧洲雪灾明显多于其他大洲的主要原因是
A.草场面积广阔、牲畜多
B.冬季气候温湿,气旋活动频繁
C.冬季气候寒冷,一月均温低于0℃
D.地形以平原为主,地表水源丰富
11.关于右图示地区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因地处沿海,所以台风活动频繁
B.因地处环太平洋地带,所以火山多发
C.因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所以暴雨、春旱多发
D.因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地带,所以泥石流多发
分析世界主要农业灾害分布表,完成l2-13题。
地区 |
亚洲 |
欧洲 |
非洲 |
北美洲 |
南美洲 |
大洋洲 |
主要 灾害 种类 |
干旱 洪水 沙漠化 水土流失 台风 龙卷风 |
酸雨 雪灾 |
干旱 洪水 沙漠化 蝗灾 |
干旱 洪水 飓风 龙卷风 水土流失 酸雨 |
干旱 洪水 水土流失 |
干旱 土壤盐减化 生物灾害 |
10.重灾发生后,联合国专家提出要尽快在印度洋沿岸建立灾害预警系统。为了在很短时问内获得全面资料,下列技术最合适的是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电子通信技术
9.关于海啸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风暴潮
B.引发海啸的主要因素有海底火山爆发、地震和飓风
C.此次海啸是由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错动引起的
D.此次海啸成灾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区人口密度大
8.该次地震发生在
A.板块张裂地带
B.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地带
C.印度洋板块及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D.印度洋板块内部
7.震中位于上图中的
A.①海峡附近 B.②海峡附近 C.③海峡附近 D.③海峡附近
外交部发言人秦刚2006年l2月10日宣布:因受强台风“飞燕”的影响,原定于l2月11日至l3日在菲律宾举行的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推迟至2007年1月。中菲双方商定推迟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原定于l2月13日至l4日对菲律宾进行的正式访问。下图是每年台风发生次数占全球台风(飓风)总发生次数百分率区域分布图(虚线:海面水温为26.5℃的等温线.括号内的数值表示受台风(飓风)影响的次数)。据此完成3-6题。
3.下列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东南沿海全年均受台风袭击,造成的损失很大
B.当台风中心位于上海东部海域时,上海的风向为西南风
C.台风形成于赤道附近的高温洋面上,赤道上台风形成的频率也比较大
D.菲律宾附近的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
4.关于台风灾害和减灾措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台风灾害主要由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组成
B.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
C.对台风的探测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当到达近海时还可用雷达监视其动向
D.到目前为止人力无法改变台风的大小和方向,所以也无法减轻台风带来的损失
5.台风无法消除,但可以通过预报等措施进行积极防御,这反映出自然灾害的
A.联系和分异双重性 B.自然和社会双重性
C.突变与渐变双重性 D.难免和可防双重性
6.台风对我国影响巨大,下图是台风移动路径图,图中所示路径不可能的是
A.a B.b C.c D.d
2004年l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当地时间上午8时发生强烈地震,美国地震台网测定为8.9级,震中位于、随后引起海啸,波及东南亚、南亚及非洲的索马里等国,造成约30万人遇难和严重的财产损失。据此完成7一l0题。
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的雨带位置位于副高脊北侧,原因是
A.副高脊推动台风雨带北上
B.副高辐散的偏南气流与南下的冷气流相遇形成锋面雨
C.影响我国雨带形成的主要气流是偏北风
D.副高气流辐合造成北侧多对流雨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