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下图为我国南、北极科考路线图,据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由于北极冰层的大面积融化,北冰洋“西北通道”已经解冻,有望未来实现通航。“西北通道”是指从北大西洋经加拿大北极群岛进入北冰洋,再进入太平洋的航道。
(1)我国先后到南极和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原因是什么?(3分)
(2)试分析“西北通道”未来有望实现通航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其开通的意义。(2分)
(3)试分析北冰洋解冻带来的不利影响。(3分)
33.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问题。(7分)
(1)土耳其海峡由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和达达尼尔海峡三部分组成。分析土耳其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分)
(2)①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亚热带气候分布区,试分析其原因。(2分)
(3)20世纪80年代以后,②地区炼油工业发展迅速,简要分析该地区发展炼油工业的主要区位优势。(3分)
32.读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
材料:中国羊绒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左右,内蒙古羊绒年产量约占中国总产量的50%左右。羊绒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羊绒制品在国际市场上多需要使用外国品牌出售,我国企业只能获得较少的经济效益;外国企业则从品牌和营销上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1)结合图及所学知识,说出内蒙古经济发展有哪些不利的条件?(3分)
(2)从羊绒制品的生产和销售等特点,说明在国际贸易中提升内蒙古羊绒产业竞争力的措施有哪些?(3分)
(3)打造品牌,就是打造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请简要分析内蒙古如何利用当地自然和人文资源发展特色“品牌”产业?。(3分)
31.读材料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回答问题。(8分)
材料:沪、苏、浙三省市,地域相连,文化相近,经济相融,人缘相亲,然而,在这背后却是一条无形的行政区划,使长三角区域内各省市出现招商引资大战、重复建设、壁垒重重,阻碍了长三角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
(1)有专家建议调整行政区划,构筑大上海经济区。试分析此建议的好处。(3分)
(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了我国最完善的城市体系。试比较图中所示不同等级城市服务功能和城市辐射范围有什么不同?(3分)
(3)2007年5月底,A湖“蓝藻”爆发。请你设计用遥感技术对我国太湖水质状况监
测的方案。(2分)
利用区位联系,建立有内在联系的经济体,借整体的力量来发展,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体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读图回答29-30题。
29.该区域内人口承载状况大于2的省区通过区域合作,其人口承载状况将变小。其原因有
①环境条件改善,环境人口容量变大
②人口迁移或流动,降低了这些省区的实际人口密度
③户籍制度的改革,人口主要流向这些地区
④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已同发达地区十分接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0.目前,广东省正以出省高速公路通道建设为突破口,打破历史上岭南地理的天然屏障,连接周边地区,有利于
A.大珠三角经济区拓展经济腹地
B.为华南、西南、西北等地区开辟快捷的出海通道、物流通道
C.泛珠三角省区能源等资源调往珠江三角洲地区
D.珠江三角洲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向泛珠三角省区转移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下图为某地1965年和2005年地理简图,读图回答27-28题。
27.B地形成村镇的条件可能是
A.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B.矿产资源丰富
C.优惠的政策 D.劳动力素质高
28.随着当地煤炭和石油资源耗竭,城市的经济发展受影响最小的是
A.A城 B.D城 C.E城 D.F城
26.环渤海经济带工矿业、城市星罗棋布,这种集聚效应有利于
①缓解大城市人口过度膨胀,改善周边地区生态环境 ②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 ③获得规模效益,实现共同繁荣 ④充分利用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⑤缓解内城衰落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读我国承转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图A)和IT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示意图(图B),回答24-25题。
24.图A中,我国承转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①是指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环渤海地区 D.闽南地区
25.图B为IT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c是指
A.制造和研发环节 B.品牌和核心技术
C.加工和组装环节 D.市场和运输环节
2007年4月14日,我国在西昌成功发射第五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标志着我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又向前迈了一步,完成22-23题。
22.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能够提供精确的定位、测速外,还能够提供的服务包括:
①授时 ②通信服务 ③农作物长势监测 ④气温异常监测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3.在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城市道路规划时,最适合作为基准图件的是
A.行政区划图 B.人口密度图 C.遥感影象 D.商业分布图
21.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啤酒厂布局的最佳区位是
A.M地 B.N地 C.P地 D.Q地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