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7分)
“生态文明”首次写入了党的十七大报告。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结合下列材料和表,回答问题。
表一
中国主要耗水指标与发达国家比较 |
||
指标 |
我国 |
发达国家 |
万元GDP用水量/t |
465 |
13-91 |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t |
95 |
19-85 |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
55 |
85 |
农业GDP用水效益/(美元/t) |
10.7 |
85.5 |
表二
钢铁联合企业单耗和污染物排放指标 |
|||
指标 |
国际先进 |
国内先进 |
国内一般 |
可比能耗/(kg标煤/t) 炼钢原料消耗/(kg/t) 生产取水量/(m3水/t) |
680 1070 6.0 |
720 1080 10.0 |
780 1090 16.0 |
废水排放量/(m3/t) COD排放量(kg/t) 石油类排放量/(kg/t) 烟/粉尘排放量/(kg/t) SO2排放量/(kg/t) |
2.0 0.2 0.015 1.0 1.0 |
4.0 0.5 0.040 2.0 2.0 |
6.0 0.9 0.120 4.0 2.5 |
(1)表一反映的是我国工、农业水耗现状,分析改变目前现状的主要对策。(3分)
(2)表二反映出我国与发达国家钢铁企业单耗和污染物排放的资料对比,请简要分析其对比情况。(2分)
(3)清洁生产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清洁生产力求达到的两个基本目标是什么?(2分)
33.(11分)
2007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武汉经济圈和长株潭(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被确定为继天津滨海新区、成渝城市带之后的重点发展区域。到目前为止,我国形成了“弓箭型”的经济发展格局(如下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主要有利社会经济因素有哪些?(4分)
(2)成渝城市带、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都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将逐步承接东部地区和国际上部分产业的转移。试简要分析产业转移对这些地区带来的影响。(3分)
(3)简要说明在我国“弓箭型”经济发展格局中,长三角城市群地理区位的重要性。(4分)
读我国承接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图A)和IT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示意图(图B),回答29-30题。
29.图A中,我国承接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①是指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环渤海地区 D.闽南地区
30.图B为IT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c是指
A.制造和研发环节 B.品牌和核心技术
C.加工和组装环节 D.市场和运输环节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读图回答27-28题。
27.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中的①、②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A.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B.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
C.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 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28.代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是
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1时期-图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图1时期-图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据此回答25-26题。
25.图4时期图示河流断面处的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图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
B.年内径流量分配趋于均匀
C.洪峰流量和出现频率减少
D.夏秋季节流量减少,冬春季节流量增大
26.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①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
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
③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④城市化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读黄河干流部分河段水质状况分布图,判断23-24题。
23.A附近河段的水质要好于B附近河段,原因可能是
A.A河段附近农耕区农业用水量大 B.B河段支流多,A段支流少
C.A河段径流量大,工业污染少 D.B河段流域年蒸发量大于A河段
24.甲、乙两地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
A.都以土地荒漠化为主
B.甲以土地荒漠化为主,乙以水土流失为主
C.都以水土流失为主
D.乙以土地荒漠化为主,甲以水土流失为主
我国综合规模第三的向家坝水电站正在建设之中。向家坝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梯级开发中最末的一个梯级,坝址位于四川省宜宾县、云南省水富县两省交界的金沙江下游河段上。读下图,完成21-22题。
21.金沙江干流适于水电梯级开发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
A.华中、华东地区能源短缺,电力缺口大
B.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C.径流量丰富,且季节变化大
D.地质条件稳固,适于建坝
22.水库建设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可能有
①库区及周围地区云量增多、湿度增加 ②上、下游间物种交流受到阻隔
③流速减缓造成水质下降,河口三角洲面积增长减缓 ④引发旱灾、暴雨等自然灾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我们的屯子东面原来是一片开阔的草甸子。春天,青草初生,遍地黄色的“波波丁”(蒲公英),云雀在空中婉转,“白云下面马儿跑”。如今,早已成为寂静的庄稼地……离屯子二十多里外的山林中,有一片我们生产队的“飞地”,称为“大荒地”。当年是十分肥沃的新开垦的山坡地,四周便是成片的树林。……这片山林是我们始终难以忘怀、必须朝拜的“圣地”。……它其实早已消失,仅存于我们心中。当我们重新走上变得低矮的山冈,目及之处已全部是耕地,没有一片树林,没有一株白桦。当年肥厚的黑土,因连年雨水冲刷流失,已变成贫瘠的砂石地,长着低矮的小麦……根据材料回答19-20题。
19.与珠江三角洲相比,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A.人均耕地面积大 B.降水较充足 C.交通便利 D.灌溉方便
20.目前,影响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①湿地面积日益增多 ②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加剧
③自然灾害频繁 ④水土流失
A.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