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80878  180886  180892  180896  180902  180904  180908  180914  180916  180922  180928  180932  180934  180938  180944  180946  180952  180956  180958  180962  180964  180968  180970  180972  180973  180974  180976  180977  180978  180980  180982  180986  180988  180992  180994  180998  181004  181006  181012  181016  181018  181022  181028  181034  181036  181042  181046  181048  181054  181058  181064  181072  447090 

9.我国城市化水平                                                 (   )

    A.近几年大大提高,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B.区域差异显著,表现为东部高,西部低,特别是西南地区更低

    C.上海最高,原因是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每年提高1.2%,意味着我国城市人口每年增加1.2%

1,3,5
 
10.2006年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为78305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37.4%。这表明                                 (   )

    A.城市化水平高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一般也较高

    B.平原地形是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C.城市是区域的服务中心

    D.城市聚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途径

试题详情

8.读上图判断,具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的主要利用类型及其比重是            (   )

    A.耕地92%      B.草地68%       C.耕地23%       D.草地78%

    2006年全国城镇人口为57706万,占全国总人口的43.9%,城市化水平比2002年提高4.8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分区域看,2006年我国东、中、西部城市化水平分别为54.6%、40.4%和35.7%;分省区看,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上海,为88.7%,其次为.北京和天津,分别为84.3%和75.7%;城市化水平较低的是贵州和西藏,分别为27.5%和28.2%。据此回答9-10题。

试题详情

7.防治土地沙漠化需要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的性质,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在干旱地区沙漠边缘的绿洲,适宜的措施是                        (   )

    A.大力种植以乔木为主的植被,以防风固沙

    B.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C.在缓坡地带,大力修建梯田

    D.采取人工措施,增加冰川积雪的融化量

试题详情

6.下列地理现象,可以指示土地荒漠化迹象的是(   )

    A.地表反射率降低 B.众多的沙丘固定

    C.土壤质地疏松   D.生物生产力下降

试题详情

4.连续两年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以气象灾害为主。气象灾害频发的主要人为原因可能是                        (   )

    A.人类活动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全球变暖

    B.人类对海洋的开发活动加剧,海洋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C.城市规模过度膨胀,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D.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电磁辐射增强

试题详情

2.每年清明节时,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而东北地区气温偏低,其最主要原因是                        (   )

    A.纬度高,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少

    B.接近冬季风源地,受冬季风影响大

    C.地表积雪融化,消耗热量多

    D.地形封闭,受海洋影响小

试题详情

1.2008年清明节和中秋节相比                                        (   )

    A.清明节长江口海水盐度较高        B.清明节黄河径流量较大

    C.清明节地球公转速度更慢        D.清明节地球自转线速度更小

试题详情

39.(60分)和谐世界是我国政府提出的对外新主张,这一提法得到广泛认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中A、B两城市在地理位置上的不同点。(4分)

  (2)图中A、B两地纬度位置大致相当,而两地农业地域类型却不同,试分析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12分)

  (3)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被科学家称为“海底热带雨林”的珊瑚礁正在受到伤害(珊瑚虫一般生活在热带海洋,当海水温度超过一定限度就导致它们死亡),许多珊瑚礁周围鱼虾减少,以鱼、虾为生的海鸟也由于缺乏食物而大量减少。分析上述现象对乙国造成的不利影响。(4分)

 (4)上图甲图中C地区在明治维新前对幕府态度如何?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走上了以侵略促发展的道路。请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为日本经济腾飞提供了哪些条件?(12分)

  (5)日本在侵略朝鲜、中国之后,侵略野心扩大到太平洋地区,请写出下图中反映的这次战役对太平洋战场的影响。(4分)同一时期在“二战”的欧洲和北非战场上发生了哪些类似重大事件?(4分)

   材料一  2006年10月,日本首相安倍访华。安倍对日本曾经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巨大损害和痛苦深表反省。日本将坚持和平发展的方向,决不赞美军国主义。温家宝总理指出: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要正视那段历史,在汲取历史教训基础上开辟未来,保持中日关系健康发展,必须按照两国达成的共识,妥善处理靖国神社问题,消除影响两国关系的政治障碍。同年,中日贸易总额再创佳绩,突破2000亿美元。两国同意将以能源、环保、金融等领域为重点,深化互利合作。

   材料二  日方多次表示反对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禁令。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指出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禁令是中欧之间的事,与日本无关,对日本不构成任何威胁。

  (6)结合材料指出我国政府在中日交往中是如何履行我国对外职能的?(8分)

   材料三  2007年4月11日至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室宝应邀对日本进行了国事访问,温总理把这次访问喻为“融冰之旅”希望能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改善和发展。有媒体指出,与日本领导人的来华“破冰”相比,中国领导人“融冰”的努力,就不单是“成行”所能完成的,“融冰”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中日之间,无论在历史认识和战争遗留问题上,还是在现实摩擦和对抗方面,都处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复杂状态。这种情况决定了“融冰”过程需要在两国相互信赖的基础上,按照战略互惠的原则,在政治、安全领域开展新的合作,把经济交流和文化往来推向新的高度。

  (7)请运用辩证法的相关知识,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正确处理中日关系。(12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